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范读课文,因为自以为读的能力还算可以,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逐渐体会到了范读的重要。
那是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由于学生本身对这篇课文就非常的感兴趣,加上在第一课时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所以在第二课时我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朗读上。这篇课文非常有意思,中间有许多的小动物,而且对狐狸和老虎的个性是非常的了解。加上多次的对话,使得课文很生动。在本课的范读过程中,我将两种动物的声音模仿的惟妙惟肖。当读到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时,我有些激动,完全的放开了自己,无论从声音还是表情的模仿都很到位,当时学生都忘记了看书,而是用眼睛直直的盯着我。可是当读到老虎被蒙住的时候,我又是那么的心虚和吃惊……就在这一起一伏中,我把一个寓言故事演绎得那么成功,学生在我的范读中,仿佛真的来的了狐狸和老虎的身边,亲身体验到了当时的情形,他们时而凶狠,时而狡猾,时而心虚,时而得意,这都在他们的眉宇见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记得在学习《快乐的节日》时,我对如何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出本课的感情时,我在课前读了很多次,将我的感情一次次的收放,虽然我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的体会,但我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是多么的幸福。
现在的语文课本中课文的体裁比较多,孩子们会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但要讲感情就有些难了,在学生没有很好的读出来时,我也会自己范读,让他们身临其境。
每一篇课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命,每一次朗读都是对我的一次考验,孩子们的掌声对我就是最好的鼓励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