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抓关键,促高效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宝瑾

抓关键,促高效

——《三顾茅庐》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吗?看过的请举手。

   (举手的同学不多)

师:那么,你们知道《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吗?

   (有的说知道,有的摇摇头,摇头的大多是女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故事中的《三顾茅庐》(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题、审题。(指名读题)

师:什么叫“茅庐”?

生:就是茅房。

生:用茅草盖的房子。

生:就是草房。

师:对的。那“顾”是什么意思?

生:看。

生:照顾。

生:拜访。

师:究竟讲什么呢?(允许同学们讨论)

生:应该是拜访。

师:对,题目中就是“拜访”之意。那么“三顾茅庐”

的“三”,究竟解释为三次还是第三次呢?

       (学生众说纷纭)

师:同学们还是读读课文再来下结论吧。

……   ……

师:好,我们再来说说这个“三”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课文写的就是刘备第三次去茅房拜访诸葛亮的情景,题目中的“三”应该指第三次。

生:我不同意。课文第一自然段明明写的是刘备他们两次前往隆中都没有见着诸葛亮,又写了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先生。这个“三”应该指三次。

生:对,我同意。题目里的“三”就是一共去了三次。前两次拜访课文用的是略写,第三次拜访用的是是详写。

生:再说了,“三顾茅庐”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怎么可能丢掉一、二两次呢?

师:嗯,大家说得很有道理!

生:老师,我还知道,“三顾茅庐”以后就成了一个成语了,把真心诚意地邀请人出来做事叫做“三顾茅庐”。

师:大家对题目的理解真不错。那么,刘备为什么要真心诚意地三次去茅舍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来回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生:刘备想让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师:对!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最最关键的是要懂得什么呢?

         (学生思考)

生:要懂得尊重人才,而诸葛亮就是一个人才,是一个聪明过人、神机妙算的能人。

师:说得真好!本课“三顾茅庐”的中心就是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当然从中也反映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

 

评点:读题审题,研讨课题中,让学生自主发挥,教师再适当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在读文中感悟理解题目的意思。再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去感悟文章的中心,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便会顺理成章,收到较好的效果。

 

 

                                  东青实验学校   唐宝瑾

                                         2010.03.2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