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课堂导入,精彩开始
发布时间:2010-03-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伍晓英

课堂导入,精彩开始

伍晓英

以下是我讲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同一篇课文的不同导入:

导入语一:

同学们, 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还是书法?雕塑还是舞蹈?有青睐建筑艺术的吗?那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同去感受贝聿铭创造的建筑魅力。

导入语二: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这还不包括侨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许多还已经加入其它国籍,成为他国公民。但国籍的更改,并不代表其秉性的变更,无论他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其不变的是中国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勤劳、淳朴、踏实肯干、开拓进取等。这些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中华儿女,为当地为世界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绩,也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如: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李政道   (美籍)

  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美籍)

  海外华人“艺术三宝”   赵无极   (法   画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贝聿铭 (美   建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华人建筑家贝聿铭的一篇通讯,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贝聿铭的世界。

分析:

第一篇导入语开门见山,从例举各种艺术入手,落脚在建筑上,紧扣课文内容,干脆直接,不拖泥带水,直接把学生带入文本内容。但总觉得这样的导入过于直截了当,激发不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让学生开始就有情感的碰撞,学生只能跟着老师死板的进入课文,没有为学生铺设好一条“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基础。因此课堂上学生就只能机械的去学。

第二篇导入语,一开始就为学生奠下了情感基础,对华人的佩服,对他们虽身居海外,依然秉承中国的传统,依然不变的中国心而深深感动而骄傲。这样的导入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气氛。特别是几个华人名字的板书,就让理性变的感性,让学生觉得不只是枯燥的介绍,而有了具体的感性认知。所以,一旦学生走进文本,就会特别去关注到贝聿铭的世界,就会在整个课堂中始终充满着对他的敬佩,对他的骄傲。而这份情感正是在导入语中埋下的。

同一篇课文由于不同的导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同。导入一,因学生的情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学生学得被动,课堂上总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丝毫没被贝聿铭杰出的创造,浓浓的爱国心所感染。而第二个导入,学生一开始就兴趣盎然,积极寻找贝聿铭的建筑成就,深深为他的爱国之情所感染,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所以,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所以作为站在一线的教师,不要把它仅仅看作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它可能熔铸了你的智慧,凝聚了你的心血,体现了你的素养,因此重视新课的导入,利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