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平常课 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0-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chenyunfan

平常课   新收获

 

东青实验学校   梅英媛

 

开学第三天,我就上了一堂研究课《十几减八》,简简单单地准备,顺其自然地与学生交流,收到了不少的启示。

启示一:相信孩子。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听到有人来听自己的课,不仅自己紧张,课前给孩子们铺垫上课内容,操练上课时回答的语言,还营造紧张氛围,上课必须举手……总而言之,课前做一些造假的事,课上死搬硬套教案,课后作业问题不少。而随着自己课前充分理解教材,用好教学策略,相信孩子,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课堂就有了灵性,教师与学生有了共同的发展。本课内容是继《十几减9》的基础上展开的,孩子能熟练地叙述十几减九的计算思维,因此当新知呈现后,让孩子说说怎样得到结果的,孩子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提取方法,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先算10-8=2,再算2+5=7 ;先算15-5=10再算10-3=7;摆小棒一个一个地减……在随后的练习中,很多孩子自然而然地在应用中优化算法,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十几减7》也是本课的新知,孩子们在掌握十几减八后,在尝试中运用用同样的算法解决了十几减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那么课堂就是和谐的,生动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

启示二:关注评价

一年级的孩子与中高年级不同,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如果要向他们要一堂课效益,老师的评价非常关键。一句好的评价可能早就一个天才,甚至一群天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敢放(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会收(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把握),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在本课中,当孩子自主得到计算方法,并能用语言叙述想的过程时,我及时送上一个大大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维过程写在水果图内),激励孩子,同时也鼓励其余孩子积极思维,创造自己的特色思维,效果十分突出,孩子们的思维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纷繁踏至,达到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维表现。在变式练习中,我运用送花的形式,让孩子运用所学优化算法,体会众多算法中的最简便算法。在一朵朵摘花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学习的成功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启示三: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所以滚动得很慢。正因为滚动得慢,它领略了沿途的美丽风光,它和鲜花们交谈,和虫子们聊天,充分感受到了阳光和自然的秀美。当它找到自己的碎片后,成为一个完美的圆,因为滚得太快,所以错过了美好的景色,错过了与虫子交流谈心的机会,它感到遗憾。最终它舍弃了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那枚碎片。

这是一则童话,这则童话让我想到了课堂教学。多年来,“完美”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堂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不完美甚至有错,才是它的真实存在。第一年教学一年级,教学重点的突破、难点的化解,补充练习的反馈,以及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落差,总让我的课堂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我想虽然不完美,却同样具有独特而真实的审美意义,让它在体验和共享中不断挺进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