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把耳朵叫醒
沈春法
近来听教研组公开课,因为做课堂观察,所以常常关注一部分学生的行为。我发现,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存在问题。他们或心不在焉,目光游离;或发愣发呆,精神萎靡。往往老师一叫到他,也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当然,公开课这样的现象相对少一些,我们教师也不会轻易叫到那些学生,可平时的常态课呢?我们是否关注了这些学生?如果忽略了他们,哪怕课堂再热闹,又怎么谈得上高效呢?
我想起了著名歌手金海心的一首歌——《把耳朵叫醒》,对于那些学生,我们最要做的,不正是“把他们的耳朵叫醒”吗?
把耳朵叫醒,就是要关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学生的精神状态。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他们上课总是不在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性格内向、胆小、害羞;他们也是一群永远不会“惹是生非”、不会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随大流,很少抛头露面……因而他们往往躲在
把耳朵叫醒,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与能力。我们的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个学生在发言,教室的其他角落总会有一些窃窃私语声。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要马上把“开小会”的学生叫起来,问他:“刚才××同学是怎么说的?”结果可想而知。
把耳朵叫醒,要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需要我们教师在琢磨教学的设计上多花功夫,在了解学情上多做文章;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用语,增加“说”的魅力,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生动灵活、睿智诙谐的语言却令人如沐春风,是至高享受。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说”的艺术,说得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方能听有所获。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还要增强自身的学识,既要会说,也不要经常被学生“问倒”,让学生真正佩服你。
把耳朵叫醒,我们听到的将是自然之歌;把耳朵叫醒,智慧的清泉必将流进孩子的心田;把耳朵叫醒,我们收获的就是灵动的生命的课堂!
高效课堂:请把耳朵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