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实验学校 成英
教研组的公开课我准备上《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在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打算用4个主问题串起公开课的教学活动:
问题1:“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以此导出文章作者敬佩的人物,继而产生“为什么作者会敬佩天游峰扫路人”的疑问,展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历程。这其中,学生学会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悟,一边做上记号。在学生深入作者与老人的交往中,去揣摩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后,我抛出问题3:“此刻,在你的心目中,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联系具体语言来谈体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后,进行了课文的朗读体验。完毕,问题4:“不知道,同学们认识了这位可敬的老人,是否也有着自己的感触呢?能否也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一下?”直击学生的心灵。
课上下来,我感觉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学习本文就是要使学生能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体会到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并通过对文本的体悟,能对人生有所感悟。这堂课,我始终引导学生着眼于整篇课文,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然后又跳出文本,让自己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时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还在眼前浮现。他们善于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中去感悟人物形象;他们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他们善于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他们乐于倾听同伴的声音;最可贵的是他们勇于表现自己,比如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也互动了,所谓的学习困难生表现是那么积极。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课的练习正确率也相当的高。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课堂似乎有点乱糟糟,教者简直放任自流,这样的课堂效率何在?那么到底怎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又该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呢?高效课堂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之一是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如此说来,适合就会高效。让我们继续为创造高效课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