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技巧——讲故事
好的导入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曲,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精心设计、恰当地运用导入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达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生动的新课导入恰似是向学生的心湖投入一枚石子,荡起片片涟漪,为催开思维之花起到了蓄势待发的作用。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
教授《多一些宽容》一文时,就是以一个故事轻松导入:“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张英,一日接到远在安徽桐城的一封家书,信上写着:他的邻居在圈院子时,把本应该是张家的地界也给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处理。张英只是拈须提笔写了28个字的一封回信: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信后顿悟,立即将好端端的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张英的邻居被他的惊人之举所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并后退了三尺。从此便有了千古流芳的‘六尺巷’。1956年,毛主席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曾引用此诗。那时,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引用此诗,是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来解决分歧冲突。张英的这封回信,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俗语演绎到了极致。下面我们从“六尺巷”的故事中走出,走进课文《多一些宽容》。”
导入语的技巧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巧、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