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不处罚也许更好
发布时间:2010-01-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海波

不处罚也许更好

昨天晚上接到家长电话,说孩子傍晚650还没到家,我的心一下就提了上来。530就放的呀!立刻询问以前的班主任老师,得知,以前他好上网,他就是钱磊。

说来也巧,我开学的时候还给他做劳动委员的呢。选他的原因,一来学习成绩中等,二来报到那天来得最早。

晚上700家长又来电,到家了。心又落地了。但疑虑又来了,他干吗去了?明天再来问他吧!

早晨,我打了个电话给他爸,从电话中得知,钱磊在学校打篮球的。我想,根本不可能,因为再三关照,放学后立刻回家,不能在学校逗留。所以,钱磊明显在撒谎。我就把钱磊叫了出来。

我:钱磊,昨天怎么到700才到家啊?

钱:在外面打球的。

(明显自相矛盾,我假装不知道)

我:一个人啊?

钱:不。

我:还有谁啊?

钱:周杰他们。

我:具体点呢?

钱:周杰,还有校外的。

我(假惺惺的):哦,下次注意啊,不要放学后不回家,到周末的时候打打么好了,知道吗?教室去吧。

钱磊回教室去了,还以为我放过他了呢。

我又把周杰叫了出来。

我:昨天怎么老晚回家?

周:自行车坏了,修的。

我:就只修自行车马?

周:嗯

我:钱磊不是说你跟他们几个在一起的么?

周:嗯

我:干什么的?

周:没干什么,就玩玩。

我(咋他),钱磊都已经告诉我了,你赶快承认吧!

周:上网。

我:还有哪些人?

周:钱磊,童柯宇、黄豪烽、殷超。

……

我:这学期第几次了?

周:第一次。

我又把钱磊叫出来,他承认了,毕竟是劳动委员,也不多狡辩。我提醒了他两句:“1、作为班干部,要以身作则;2、你觉得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又叫了殷超,童柯宇,他们都很快承认了,只有黄豪峰死不承认。

我:你究竟去哪了?

黄:村上一个学生家。

我:叫什么名字?

黄:不知道。

我:几年级的?

黄:不知道,我不问他的。

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请如实回答。

黄还假装糊涂。我请钱磊转告他一句“黄豪烽,诚实吧,时代不同了!”真管用,黄豪烽一下就承认了。

到此,事已真相大白,就等处理了。我先让他们上课。因为我也没有考虑成熟怎么办,所以叫他们放学后来找我。

经过一天的思考,我想,两条路,一条是放大,一条是缩小。我选择了后一条,我决定,念初犯,先警告他们一下。

我:钱磊,考虑的怎么样了,你是班干部,你看怎么样啊?

钱:写检查,叫家长……

    我:算了,第一次,放你们一马,下不为例。也不告诉你们的家长了,希望你们有所转变。

我还表扬了他们有错能承认的有点,他们好像很意外,没处罚。其实有时候,不处罚比处罚了还要难受。

事实上,此事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没有在去上网,也许害怕吧。有时候,不处罚也许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