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实验学校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随笔评比结果
姓名 |
题 目 |
等次 |
金建瑛 |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
一 |
张祖国 |
凡事需要从反面想一想 |
一 |
梅 凤 |
品味“甜”与“苦” |
一 |
胡志英 |
扬起想象的风帆,放飞心灵的翅膀 |
一 |
赵静芬 |
对指导学生朗读的一点思考 |
一 |
梅英媛 |
“一”的磨合 |
一 |
金建瑛 |
与时代接轨 |
一 |
沈春法 |
用好《同步拓展阅读》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
一 |
金建瑛 |
做一片美的叶子 |
一 |
胡志英 |
用教师的问题设计来实现学生阅读的高度 |
一 |
黄彩芬 |
冷色?暖色? |
一 |
羌文英 |
老师,你写错啦! |
一 |
胡志英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一 |
梅英媛 |
看图说话,意犹未尽 |
一 |
潘丽新 |
方法决定效果 |
一 |
喻建杏 |
“爱”要说出口 |
一 |
许丽金 |
情境,数学教学美丽的外衣 |
一 |
唐宝瑾 |
抓学生的作业习惯,须从细节入手 |
一 |
姚军华 |
收获 |
一 |
梅 凤 |
质疑——激发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
一 |
张晓敏 |
文本拓展如风筝断线——放易收难 |
一 |
蒋 涛 |
在操作中建构新知 |
一 |
沈 芸 |
呜呼哀哉!“乞求”读成了哄堂大笑 |
一 |
徐丽丹 |
动 中 求 静 |
二 |
许丽金 |
预设——课堂生成精彩的拦路虎 |
二 |
姚军华 |
减负,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开始 |
二 |
姚军华 |
由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
二 |
朱丽洁 |
绿色“惩罚” |
二 |
刘晓东 |
请大胆地说“你错了” |
二 |
章丽红 |
有效的探究离不开良好的探究习惯 |
二 |
伍晓英 |
为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行囊 |
二 |
梅 凤 |
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学生的智力参与度 |
二 |
梅 凤 |
讲究教法,让数学学习“弱势群体”获得成功的体验 |
二 |
陶小芳 |
身 边 的 数 学 |
二 |
潘丽新 |
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
二 |
薛建妹 |
学生配合得好的话 |
二 |
杨 铭 |
让课堂动起来 |
二 |
唐宝瑾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二 |
承 微 |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 |
二 |
蔡凤娟 |
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自然美丽 |
二 |
薛建妹 |
你的精彩,才是我的精彩 |
二 |
石 思 |
瞧,这群“调皮”的孩子 |
二 |
许丽金 |
基于“学案”优化课前预习,激活高效课堂 |
二 |
徐小芳 |
孩子需要老师的“包庇” |
二 |
朱华锋 |
不容忽视的科学课安全 |
二 |
江惠珍 |
化好动为主动 |
二 |
许丽金 |
“学案”打造精选精讲的课堂 |
二 |
杨 铭 |
向学生示弱 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 |
二 |
黄彩芬 |
化插曲为教学灵感 |
二 |
朱建文 |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
二 |
潘丽新 |
孩子们的第一次统计 |
三 |
姚军华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三 |
潘秋萍 |
孩子,你们就睡几分钟吧! |
三 |
江惠珍 |
精雕细琢,创优质课堂 |
三 |
邱惠英 |
灵动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
三 |
薛建妹 |
“戛然而止”的精彩 |
三 |
江惠珍 |
尝试着编导过程的艰辛 |
三 |
成 英 |
唤醒学生的权利意识 |
三 |
承 莉 |
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三 |
承 莉 |
依托“学案”,构建高效课堂 |
三 |
裴亚燕 |
让课堂“活”起来 |
三 |
羌文英 |
笑对学生 |
三 |
张卫娟 |
能“听出声音”的阅读 |
三 |
angang |
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点空间 |
三 |
陈建芬 |
形象直观地理解 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
三 |
薛 皎 |
展示范之光 生课堂之花 |
三 |
张丽惠 |
湖 塘 之 行 |
三 |
黄 健 |
给与自信 |
三 |
张祖国 |
斧头紧凿子紧 |
三 |
刘敏霞 |
为什么我不相信他? |
三 |
羌文英 |
暂时不用! |
三 |
张晓敏 |
教学目标的确立不能过于理想化 |
三 |
梅 凤 |
我学习,我快乐! |
三 |
常晓东 |
这节课,他举了两次手 |
三 |
陈岳峰 |
微笑的魅力 |
三 |
顾建军 |
不一定事先设计好 |
三 |
江惠珍 |
无意中伤害了童心 |
三 |
刘小芳 |
把生活小常识融于课堂中 |
三 |
薛 皎 |
小小示范显身手 |
三 |
殷玲燕 |
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求变 |
三 |
黄 健 |
将计就计 |
三 |
常晓东 |
错者”教育 |
三 |
潘秋萍 |
万事开头难 |
三 |
说明:1、本学期随笔不分月评比。
2、本次评比随笔截止时间为
3、有关随笔上传要求已有通知,每月随笔务必在该月月底前上传。
4、为保证能参与评比,所有随笔务必上传校园网教育科研——教学随笔子栏目,另请署上真名(上表中署名angang请速与教科室联系)。
教科室
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