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发布时间:2009-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dqjjy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东青实验学校   金建瑛

案例: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9课《航天飞机》

教学片段一:

师:智慧老人告诉我们: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1:你能飞两万米高,它能飞几十万米高。

师:这里的“你”指谁?“它”又是指谁呢?

1:“你”指飞机,“它” 指的是航天飞机。

师:现在是转述,你就要具体说出谁飞两万米高,谁飞几十万米高。

1:飞机飞两万米高,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

师:说得很正确!

师:航天飞机飞得有多快呀?

2: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飞机需要飞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要飞七分钟。

师:哟,你真聪明,刚才听明白了老师的要求,直接把话讲清楚了。

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可能不假思索地找到一个答案马上回答,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地思考,让学生准确地回答问题,减少随意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现生1回答问题不规范后,教师给予了正面的引导:具体说出谁飞多高。当生1第二次回答问题正确后老师给予了恰当的鼓励,这就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暗示,所以生2一下子就回答正确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的及时、正确的引导相当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势,同样的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教学片段二: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智慧老人告诉飞机航天飞机的特点,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3: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师:智慧老人是这么说的吗?这里就不需要具体说谁了吧?

3:智慧老人说:“它比你飞得更高更快……”

反思:

3一开始之所以这么回答,可能就是受了前面两位同学发言的影响,或者说是思维定势起了消极的作用,使得他没有多加思考就模仿着前面发言的同学说了,他没想到老师的问题已经换了一个角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要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把手高高举起,所作的发言没有一点思维的含量。

说到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其实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后面的学生往往会随着他的思路去想、去说。比如小学语文第五册《掌声》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掌声,当一个学生举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之后,后面几个发言的学生都会举学习中的例子,必须等老师提醒:“除了学习,其它方面是不是也需要掌声?”这时候,学生才会从其它方面去举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有它积极的意义,但也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