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冷色?暖色?
发布时间:2009-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彩芬

冷色?暖色?

“黄绿色是暖色。”

“不对,是冷色。”

正当教室里一片沸腾之时冷不丁又冒出了“不冷不热”一说。犹如哑弹一般,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用齐刷刷的目光盯着哪个“投掷者”。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想。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只顾一个劲的挠后脑勺……

这是发生在四年级《冷色和暖色》美术课上的一幕。其实让学生感到质疑和争论的这部分内容恰恰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部分。学生质疑,既暴露出他们的不解,同时也折射出他们的智慧,他们在学习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不仅是对其他同学的引导,更是对老师教学的考验。其实学生的质疑和争辩正是我想在预设中所期望的“生成问题”。针对这一疑问,直白的讲解我想也只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用对比进行教学:

“用你的直尺来测量一下,老师是高还是矮?”有人还挺幽默,真的用直尺来比划,搞得其他同学一片哗然。随后,有人嚷道,高。又有人说,矮。还又人说,中等、不高不矮。随即,我问他们原因。学生极其兴奋的说,你跟我们比,你就高,可是,你和姚明比,你却是个矮子(学生似乎用嘲笑的口吻)。话音刚落,引得同学哄堂大笑。随即我又转换了话题,通过比较才知道老师是高是矮,那黄绿色到底是冷色还是暖色呢?马上一位男生就嚷道,要比较才知道。“够灵敏(我翘起大拇指。)那黄绿色和红色比一比有什么感觉。”“红色火辣辣的像吃火锅一样,而黄绿色就像是火锅里绿色的大葱,给你点凉凉的感觉。”“郁郁葱葱的就像一片茂盛的森林,可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刚刚抽出黄绿色的嫩芽,小小的可爱极了”……

我为学生们的丰富想象拍手叫好。学生不仅会进行理性的对比,而且在对比中融入了感性而丰富的生活表象,这是我在教学预设中根本没有料及的。可见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互为交融的。只有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才能收获在教学中动态生成碰撞思维火花后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乐此不疲的为精心预设,动态生成这对姊妹花的绽放而努力追寻着。

 

 

 

执笔:黄彩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