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初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采用由学生主持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是想到最近部分内容主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对知识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另外一方面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尝试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给人带来的尴尬和郁闷。
首先,在上节课之前,我已经布置好了任务,第一节课的时候,每个小团体都争论很激烈,都希望别人去做上台主持之人。我借机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从中分析出每个人都在推卸责任,没有责任意识,不会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鼓励他们勇于做一个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在学生主持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纪律比较好,只是到提问环节时,同样没有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于是,在主持的同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我首先对这些同学的行为进行了简单评价,指出了优点,提出了建议。然后现场采访这几位同学,让他们谈谈站在讲台上的感受,以及当看到其他同学在自己提问时一副冷漠的眼神时自己的心情如何。大家都一直认为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很尴尬,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心情。之后,第二节课时,学生对于程序也比较清晰了,流程也比较流畅,对于上节课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很好的处理。而且,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节课较上节课而言,主动举手的人相对来说要多一些。
我想,这种方式可能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得到的提升不是很多,当至少在几个方面是有效果的。第一,对于这部分上台主持的同学来说,提高了一份责任意识,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第二,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更加增进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三,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轮流,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调动起来,使得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最后,通过这种体验,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老师,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加体谅老师,真正做到对老师的理解。
当然,这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只有当遇到这些知识能力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应用,如果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