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自然美丽
发布时间:2009-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蔡凤娟
 

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自然美丽

东青实验学校   蔡凤娟

第九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孙友田以清新活泼而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时,着重要引导学生领悟意境,体会情感。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是课文第二节教学片断:

师:(播放课文第二小节范读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树。

2:我看到了丰收的果园,耕耘的沃野。

师:大自然多么美丽,如果你细致地去看,会看到很多的美;如果你细心细地听,会听到奇妙的声音;如果你深深地去闻,会闻到诱人的味道。请你再读读文字,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形状、听到的声音和闻到的味道吗?

(生自由读书感悟,然后纷纷举手。)

1:我看到翠竹一根一根笔直地站立着,充满了力量,竹叶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充满了勃勃生机,轻风吹来,竹叶沙沙,好像在说悄悄话。

2:我看到了果园里结满了果子,火红的石榴裂开了嘴在笑,紫红的葡萄一串串挂在架子上,大红的柿子好像一盏盏红灯笼,空气中飘溢着水果的甜香,令我们都陶醉了。

3:我看到了原野一片金黄,大片大片的稻谷,在低头弯腰,告诉我们丰收的喜讯。

…… ……

【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能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看形,用耳听声,用鼻闻味,走进诗歌的意境,与作者心灵交汇,引起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与《课标》有关精神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的状态,让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

2009-0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