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有个徐梁同学,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徐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上课没有正确的坐姿,两条腿一直在抖个不停,更不用说认真听讲了;课堂作业总是拖到放学还没有完成;任课老师基本上天天都要提到徐梁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事情;时不时地和这个同学吵架了,和那个同学又闹别扭了……总之是个不怎么让老师省心的孩子。
记得上学期的一个上午,三节课后,刚走到教室,蒋庆就来告诉我,说:“徐梁带了两本《乌龙院》的书来,被我没收了,放在你的抽屉里,徐梁还不服气,一直在哭。”我说:“你身为班干部,做得对。”
再回过去看徐梁,正在流眼泪,脸上露出仇视、愤怒的神情。为了维护班规,我也没有理睬他。
到了午饭时,徐梁盛了点饭,浇了点汤,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碗筷一放就走了,还是那副样子,似乎所有的人都欠他似的,但也没有人理睬他。
放学前,准备把圆面积的两页练习完成,学生安静地做,我在批阅。一会儿,徐梁就来批阅了,正确率挺高的,我就随口表扬了一句,接着批第二页,组合图形的面积有些难度,徐梁碰到不懂得就来问。今天真反常,这么好问,我都有点被他感动了,又狠狠地表扬了一句。想不到徐梁整理好书包走到我面前温和地说:“徐老师,那两本书我能不能拿回去,以后不带到学校里来了。”我说:“看你今天表现这么好,我就包庇你一回,可以拿去。”原来他真有“阴谋”。
他今天表现的确不错,自然而然地用了包庇一词,想不到徐梁心花怒放。
接着,我继续在教周进庆,徐梁走到我跟前说:“徐老师再见。”我当时正忙着讲解给周进庆听,没有空回应,结果徐梁等在那里没有走,足足有两三分钟,等我讲完了,他又高声地,正儿八经地对着我说:“徐老师再见。”“再见。”
这学期开学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徐梁的表现非常不错,任课老师一致反映徐梁进步大,课堂作业按时完成了,有时质量还很高;家庭作业也不用家长费心,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吃完饭后会主动收拾饭桌……再想起上学期发生的这个小插曲,我感触很深——每一个孩子真的很可爱,也很机灵,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闪烁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当你“包庇”他时,也许就是点燃了他心中的火花,他对你的感激之情会油然而生,溢于言表。真的没有想到不经意的“包庇”一次徐梁,他的改变会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