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真情的碰撞
发布时间:2009-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薛静娅

真情的碰撞

东青实验学校   薛静娅

下班的铃声终于响了,喧闹的校园渐渐平静。我批好作业,做好了明天上课的准备,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家。

忽然,我发现讲台的角落有一个纸做的信封,上面工整地写着:薛老师收。我想:是什么呀?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卡片。哦,是妇女节学生亲手做的贺卡吧,我只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日悄悄送给亲爱的妈妈,真没想到谁这么细心。坐在位子上,我欣赏着卡片: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两只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还用荧光笔写着:祝薛老师妇女节快乐!很幼稚,谈不上精美,甚至还有几个字是用拼音代替的。原来是他!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感动和骄傲。

阳宗均,早在暑假接这个班级之前,我就对他有所了解,他们的房东告诉我:这孩子可怜,妈妈跟人家跑了,爸爸收废品,去年老家四川地震,房子塌了,所有报名需要的材料都没有,问我能不能到我们学校报名。开学了,我发现他正好分在我的班级,看着他瘦小而坚强的身影,我内心有一种冲动:以后多观察他!

从此,这小家伙的身影烙在了我的心理,我处处在注意着这个小男孩,我发现他穿着简单朴素,但很整洁;成绩较差,平时不声不响,谁惹火了他就会出手大打人;连最基本的铅笔、橡皮都无法备齐;学习拼音需要家长督促,却从来不能按要求认真完成。在多次请家长来校无果的情况下,我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家。那一次,我才了解到:阳宗均的家中贫困,他一直跟姑姑过,爸爸离开家去找他的妈妈了。姑姑在割绒厂一上班就是12小时,顾他吃、住已经很忙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再管孩子的学习呀。

面对这种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作为班主任,我要拿出万分的耐心和爱心,才有可能感化他,转变他,能帮助他及格就决不让他打59分,能帮助他打良就决不让他打及格。于是,我抓住他书写还蛮工整的优点大肆表扬,树立起他学习的信心。与家长约定,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帮他补课,监督完成口头作业。每当第二天批到阳宗均同学认认真真写的作业,我就充满了感动。除了批改以外,我每天都鼓励他:“看,老师相信你行,真棒!”“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的还好。” ……针对他作业慢的缺点,只要稍有进步我就表扬他像“飞毛腿”,不再是《海绵宝宝》里的“小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更令阳宗均高兴的是他爸爸回来了,把老家的弟弟也带来了。我又告诉他,爸爸很辛苦,小小男子汉要给弟弟做个好榜样,照顾好弟弟。从那天起,我体会到了孩子对我的信任,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继续给他辅导,直到四点幼儿园放学,他再去接弟弟一起回家。

记得一次在路上,我和阳宗均的爸爸笑着打招呼,姐姐问我:“你怎么回事,连收废品的都认识!”我得意地说:“是呀,他是我学生的家长!”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奇迹出现了,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的他,在这次期中考试得了80分,期中调研考试更是得了81.5分的好成绩。捧着他的试卷,我倍加珍惜,孩子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中国有句古话:“真情所至,金石为开。”我不期待这个孩子一定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但能欣赏他健康成长的快乐,这一切,来自我们之间心灵的真情碰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