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曾经的“螳螂”不捕“蝉”
发布时间:2009-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蔡凤娟

曾经的“螳螂”不捕“

东青实验学校   蔡凤娟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想想身后隐伏的祸患。在学完课文,揭示这个寓意后,我这样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师:我们班同学也有这样的“螳螂”吗?

1:(一阵沉默后)我就是一只“螳螂”,有时候我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心只想到眼前可以偷点懒,舒服一下,却没想到第二天回到学校,老师会批评,家长会责骂,同学会瞧不起我,我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我也是一只“螳螂”,有时面对难题,我贪图一时的省事,向同学抄了一下答案,没去真正弄懂,结果考试时,这些难题又出现了,我当然回答不上来,老师见了,知道我抄袭了,非常生气地批评我。这就是我的祸患。

3:我也是一只“螳螂”,跟同学发脾气闹矛盾,为了占一时的光,解一时的气,我打了同学,万一有一天打伤了同学,我就倒霉了……”

4:我也是一只“螳螂”,早晨值日冲厕所,我一时偷懒,没把厕所冲干净,结果让我们班级扣分了,影响了我们班级的荣誉……

…… ……

(一时间,教室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成了一只只“螳螂”,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师:你们还打算继续做螳螂吗?

生:(都摇头)不做了,我们要想想身后隐伏的祸患!

【反思】

《新课程》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结合实际生活,做到教育无痕,学生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