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可以受损
东青实验学校 孔丽春
有这样一个孩子:一双大大的眼睛,脸上常常带着憨厚的微笑,怎么看都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因为遗传的关系,智力有缺陷,学习起来很吃力。三年级了,一般同学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而且,那写出来的字,你不花一番功夫,是很难识庐山真面目的。平常,都需要有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才能勉强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时常会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可一堂普普通通的作文课,却让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并且对“爱 ”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是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愿望》。等我讲完了要求,并作了一番指导后,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我注意到他也貌似极其认真地写着。等作文本收上来后,我特意先批阅他的,想看看他究竟写了什么。那作文一如既往的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尽管,这篇作文只有几十个字,而且还有几个错别字和几个用错的标点符号,但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反常态的,我不仅给了他最高分,还一笔一画地批阅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喜欢你的,老师也会格外喜欢你的,同学更会喜欢你的。作文讲评课上,我还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 。同学们也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他的脸涨得通红通红,但那笑却是从心底溢出来的,或许这样的 待遇,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吧。
是啊,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可以。它应该像璀璨的阳光,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它应该朝气勃勃,永远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从那以后,我试着从他身上去寻找能让我“爱”的理由。课堂上,他总是正襟危坐;课间时,也从不惹是生非;做值日,勤勤恳恳,从不偷懒……而且,我还惊喜地发现,他背书的速度一点也不比其他同学慢。于是,我尽可能地调整着对他的看法和态度,逐渐在心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他,只是一个需要更多关爱的普通学生,而绝不是个另类!他同任何一个学生一样,需要肯定,需要鼓励,需要尊重!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这句话的光环未免太亮了些,但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所以,老师的肯定、鼓励与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有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爱,学生自然就不缺天天向上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