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老师们,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范读
发布时间:2009-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丽丹

老师们,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范读

徐丽丹

镜头一:

在早读课上,孩子们一起捧着书齐读着新课生字的结构、偏旁、笔顺还有课文内容,一遍一遍地读,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读得很熟的时候可以说整篇课文不需要一个停顿的地方。语文课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读每篇课文好像是一个调,不管课文中表现的情感如何,他们总是读的很直白,有时很让人激动的话语学生们也读的非常拖,有点像小和尚诵经。

镜头二:

语文公开课中,老师让学生回答这一小节我们应该怎样来朗读呢?接下来让一个学生朗读,读后师再问有没有同学可以读的更好呢?问这个问题我想老师肯定对刚才同学的朗读不是太满意,接下来再让几个学生读,再接着就是让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老师一直在要求学生怎样怎样的朗读,但一节课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有感情的范读。

可能由于我是音乐老师的缘故,在平时音乐歌曲的教唱中,我最注重的是学生演唱时的情感,因为情感是歌唱的最好表现。而今我担任了语文教学,虽然我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我觉得每门学科是相通的,他们总是有共同点的。就拿学生的课文朗读来说吧,我觉得每篇课文就像每首歌曲一样,虽然分析点不一样,但都必须要有情感的去朗读,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去了解整篇课文。但看到学生朗读的情况后,我不得不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和他们一起朗读,因为我觉得老师的范读就和音乐教学中的范唱一样非常的重要,老师的范读比录音机更有感染力,学生也会感觉和老师特别亲近,学生就会不知不觉模仿老师,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老师轻轻点拨他们就会朗读的很好。就拿《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来说吧,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篇课文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和不忘不恩的思想情感,但由于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事,文中讲到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给儿子缝补衣裳。对于这些事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不是太多,所以他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读不出那种感觉,但经过我的课文分析和范读后,学生读的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甚至有的同学读完后还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在后面的几篇课文中学生的朗读情感有了明显的进步,我想他们对课文所抒发的情感肯定也理解更深了。

老师们,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范读,让我们和学生走的更亲近些吧,让我们把情感传染给学生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