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此“两极”非彼“两极”
发布时间:2009-03-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殷玲燕

此“两极”非彼“两极”

师问:“你知道挑战‘两极’”中的两极是指哪两极么?

生答:“南极与北极。“

你可能觉得这个答案挺正确。但这并非地理课,这里的“两极”也绝非世界地理中的南极北极。这是一堂历史课,一堂校级公开课,执教者就是我。如果要形容我当时的心情,那就是又好气又好笑;如果要描述一下当时其他学生的表情,那就是忍俊不禁。

如果学过世界史的人就应该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较量,他们各自形成了北约与华约这两个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形成了世界格局上的“两极”,这部分内容在此前的课时中已经学习过。那为何会出现开始那一幕呢?

课后,我仔细分析原因,首先考虑大前提:这位学生属于中等水平,其次,小前提:这是一节公开课,最后结论却不唯一:第一种结论,是以该学生为代表的一部分学生该知识点还未完全掌握,但这存在以偏概全的危险性;第二种结论,是正好该同学该知识点不是很明确,或者说还不能形成很好的认知,这种结论相对来说太过于简单;第三种结论,是由于公开课,教师坐得比较多,单独回答问题而且是第一位回答者,难免出现暂时的思维“短路”现象,这中结论太过单一,但也有一定的科学性;第四种结论,该学生纯属捣乱,这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第五种结论,几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根据自己的分析,最后我对这些结论进行了总结,发现其实无论是哪种结论,它的存在都反应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每个知识点的存在都可能成为几位或者多为同学认知上的障碍。这一教学现象无论哪位执教者都无法避免,它有时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因此,就算在本课中不出现开始的笑话,也并不代表不存在这一既定的事实,只是我们平时有意无意地将该类型的问题忽略而已。

这一教学上的小插曲,对于该学生来说,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公开闹的一次“笑话”,对于我来说,却再次给我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对于知识点的巩固还存在着大的缺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