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提问,激活学生经验
徐小芳
这学期又上到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一课,而前年在上这课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两次上下来,同一个教学内容,却是不同的教学感受。
第一次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来铺边长6厘米与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呢?”
生:操作2分钟后,回答:“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师:“你是怎样铺的?为什么一个能铺满?一个不能铺满?”
学生大多不言语,对讨论比较冷淡……
第二次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来铺边长6厘米与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呢?”
生:操作2分钟后,回答:“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师:“如果边长9厘米呢?不铺,你也能判断吗?”
生:边长9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因为9除以3等于3,9除以2有余数……
学生马上用除法算式老解释这一现象。
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提问不当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譬如,学生操作后,教师问:“你是怎么铺的?为什么一个能铺满,一个不能铺满?”由于学生自己刚刚操作验证过,不
可见,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或刚刚积累的感性经验,能有效实现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感性认识逐步走向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