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学生配合得好的话
发布时间:2009-10-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xuejm

       在和教导交流备课的时候,教导问了一个问题:“你的第二课时安排这么多内容,来得及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学生配合得好的话是肯定来得及的。”话音未落,立即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不对,你说这样的话绝对错误,怎么能说是学生配合你。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是你配合他们……”“对对对,我错了,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早已发现自己不当的我立即回应着。

回到办公室,自己细细回味着刚才那一番对话,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准确的定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熟知并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可真正能在实践中体现这一理念,并尽可能的首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别人我无从评判,但我觉得自己是欠缺的。可能是被以前的学生吓怕了,怕他们这不会,那不会,总是小心翼翼地扶着他们边走边学,始终不敢彻底松手,将自己的“首领”地位牢牢掌握,毫不松懈。

此次对话让我幡然醒悟:我该彻底转变角色定位了,该让学生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了。说改就改,说干就干。这不,当天的语文课上,我就开始“尝鲜”了。课题是《三袋麦子》,刚开始,学生就围绕课题提出了:谁的三袋麦子?这三袋麦子怎么了?在听完故事录音,学生交流了上两个问题的答案之后。我又把课堂主权交换给他们:“如果你就是慈祥的土地爷爷,当你拜访了小猪、小牛和小猴之后,你会怎么评价他们呢?”思索片刻之后,便有了下面精彩的发言:

对小猴的评价有:真没想到平日里最贪玩的小猴是这么聪明、这么能干呀;真是了不起呀,他竟然把一口袋的麦子变成了满满一麦囤的麦子;不错,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不仅把少变成了多,还回赠我真么多的麦子,真是出乎我意料呀!

对小牛的评价有:小牛真勤劳,为了保存好这一口袋的麦子,一年之中常常把它搬进搬出的,透透风、晒晒太阳,要是我可不会一直这样坚持;他真是一个节约的小牛,先把草料和杂草吃完了再吃这饱满的麦子,而不是把不好的扔了,或先吃了好的再说;都一年了,他居然还有半口袋的麦子,要是我的话不用多久肯定吃光了,他的确是个节俭的小牛呀!

对小猪,大家也作出了客观、恰当的评价:我觉得小猪也很好呀?他会做那么多好吃的,像个大厨一样了;小猪很实在呀,有了好东西趁早吃,要是保存不好,坏掉了,那就可惜了。

紧接着再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收到了一口袋的麦子,你会怎么处理呢?”因为是建立在刚刚的评价之上的,学生立马将三个小动物的优势集中了起来,将自己的处理方法设计的尽善尽美,更有甚者借此机会发挥了一下自己的爱心,说要将收获到的麦子送给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和动物们。

短短40分钟,让我体验到了以往从未体验到的轻松、愉快。课后的作业练习,学生完全独立完成,就连平时需要“嚼碎了喂”的孩子也能自己完成了,这更是充分证明了这样做是正确的。我要把“学生配合得好的话”这种依懒彻底割舍,坚定的树立起:“我配合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并认真践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