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独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恰当的情境,一开始就吊起学生的胃口。在一次上课中,我改变了以往为复习而复习的做法。从学生熟悉的伟大物理学
老师:同学们:喜欢看《幸运 52》吗?
学生:(齐声)喜欢。
老师:那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幸运 52》里出现的问题吧!(屏幕显示问题)猜一猜,她是谁?①她原藉波兰,后移居法国;②她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③她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元素;④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学生:
老师:她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叫什么?
学生:镭。
老师:非常好!你了
学生 1:3.75×10 5 ×10
老师:很好!这里的 10 5 、10 10 各有什么意义?
学生 2:10 5 中的10为底数,5为指数,10 5 称为幂。10 10 中的底数为10,指数也为10。
老师:像 10 5 、10 10 这样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10 5 与10 10 这两个同底数的幂相乘后积为多少呢?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老师:请大家看屏幕上问题:你会算吗?①5 2 ×5 3 ②2 3 ×2 4 ③a 3 ×a 2 ④a m × a n 先完成①②,要将过程表达出来。(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板演后由学生纠错,老师适时进行表扬与鼓励。再口答③④,教师在学生口答时板书(略)。
这样以开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做数学的乐趣。新颖愉悦的情境,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大脑思维置于"觉醒状态",学生的各种感官被充分激活,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敏捷、高效。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形式,可以不完全按教材教学,只要以新课程为依据,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整体性的理论和目标就可以了。同时指出,教师要有独立性,要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比教材上的处理更为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开放性的处理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过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必然更好。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生动地还原知识形成、知识应用的场景,使刻板的知识传承呈现得灵动而鲜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