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顾晓东
那天是八(3)班的课,教学内容为用PowerPoint制作《苏州园林》的第一课时,知识点主要有新建演示文稿、新建空白幻灯片、制作幻灯片母版、制作艺术字、在幻灯片上插入图片。
我依惯例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小块,教师演示一块,学生依样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逐块推进。
在我演示时,有学生不专心听讲,甚至强行关机、重启,以逃脱教师机的控制。
课后,我留下了4位学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其间,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对你提个意见行不行?”从善如流,我历来还是能做到的。我告诉他:“可以,你说吧。”他说:“老师,你讲得太慢了。”我说:“有些操作要领,老师不讲清楚不行。”我想起了课上有多位学生将作品首页要放置的一张“苏州园林”图片插到了母版中(这样将导致以后新建的每张幻灯片都有这张图片),教学中我还特意对此作过提醒。因此,我对那位学生说:“有些要领,老师讲了你们还犯错,不讲行吗?”不料那位学生继续坚持:“老师,你就让我们自己做。”我略作思考,决定答应他的要求,因为,要是他做不好,我批评他就多了一点依据,要是他做得好,那本来就是好事。
学生离开后,我又仔细看了看教材,看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可行性有多大,发现本课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离开教师引领,自主学习还是有困难的。但既然学生想自已动手做,教师也不妨一试,至多课上个别指导多一点。
等到下一个班级上课,我把刚才学生对我提的意见告诉了大家,并且告诉大家这节课老师就放手让大家按着课本去学。
我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说好,也没坏到哪儿去,只是一节课自己一刻也没闲着,不停地在个别解决着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课后,我思索,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两者没多大差异。先教后学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先学后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多动手,长远看更容易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既如此,我觉得还是应该多放手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两节课也许看不到什么效果,时间长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就会较快了。
后记
元旦前,因收学生参加电脑制作竞赛作品,我把我的QQ、邮箱、手机都告诉了学生。假期中,有好几位同学加了我的QQ,其中又有一位同学通过QQ向我提了意见,他说:“老师,我向你提条意见好不好?”我说“好啊。”他说:“你别说我。”(意思是不许批评他)我说“好。你提得对我就听,提得不对我不听。”他说:“老师,你课上能不能多给点我们上网的时间啊?”我说:“不行。”并向他作了解释:信息技术学科是有教学任务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上网,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又很紧等等。
对学生的意见,既要倾听和尊重,又要坚持原则,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严慈相济。如果我接受了学生“课上多给他们上网”的意见,每课带着他们上网、玩游戏,同学们一定山呼“老师万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