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弄“拙”成“巧”
发布时间:2009-0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欢畅点点

弄“拙”成“巧”

东青实验学校   薛静娅

低年级教材上有篇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讲的是邓小平爷爷小时侯认真写字的故事。我也总学着文中的那位老师,给学生《习字册》上写得好的字打上鲜艳的     ,以此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许多学生非常重视,纷纷拿出最高水平,以争取得星的机会。每次习字册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比一比谁的星多。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小的一颗星竟有如此魅力!因此,对那些热情高涨的学生,即使不够得“星”的条件,我也会放宽“政策”,努力寻找去发现他的进步和亮点,很高兴地画上几颗星。但也有个别学生对此是一付漠然的态度,书写也永远那样马虎。我心里很着急,同时又很生气:你不在乎得星,我就不给你星,有进步也不给,反正你的作业永远不会是最一流的,看你自己丢不丢人。

又一次在办公室批改《习字册》,听着音乐,感觉特好。眼看就要批完了,一本不那么优秀的作业,竟一不小心画上了“星”,写成了“优”,这可怎么办?划去,改成“上”吧,不合适,如果不划去,还是不合适,因为刘某这孩子平时对待作业,老是满不在乎,不但字乱,还经常出错,是个马大哈。怎么办呢?算了吧,就让他沾点便宜吧,至少这次没写错别字,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发下作业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刘某竟然拿着作业本高兴地跳了起来,飞快地跑来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有一颗星!”归位以后更是拿着本子在教室里向周围的同学炫耀,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满不在乎的样子。

看着快乐的他,我完全惊呆了,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原来孩子们不是不在乎,而是“星”在他们的心中太遥不可及,失去了争取的勇气呀!想起他们以前因为没有戴上红领巾的失落,想起自己平时吝啬的表扬,我错了,正是因为我的错误判断,让他们多少次失去自信,失去了得“星”的机会,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啊,我真后悔!

此后,我放松了得“星”的条件,也不再吝啬自己的表扬。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刘某的作业书写整洁了,正确率提高了,真正得星的机会多了。那些一开始对“星”欲望不高的也不见了,拿到作业本,也个个伸着小手数着星:“一颗、两颗……”挂在他们脸上的,是甜甜的笑。

以前老师们交流总爱说,现在的学生,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给点水分,他就洪水泛滥,要严着点。看来得改一改: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会变得更加灿烂。跳一跳,够得着,让我们的学生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前进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