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枯草乏味,一是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二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熟练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设计了 2个实验探究,它们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个是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等五个环节。学生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酸和碱》的相关知识后,选择借助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来判定是否反应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实验操作因素的把握上出现了很大问题,例如:某学生的设计方案为:取盐酸,加入石蕊后,溶液应显示红色,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颜色变化则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在接下来的相互评议中其他学生几乎提不出疑问,都较为赞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是知识点不到位,还是基本技能不够。课后我认真反思后觉得,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够,若教师能把问题提出来一步一步提出:①你预备选择哪些仪器?②盐酸取用多少?石蕊取用多少?③氢氧化钠溶液你预备加多少?怎么加?然后由学生讨论决定方案。
由于教师提示相关讨论问题,并提示学生方案设计应兼顾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我想课堂效果可能要好的多。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