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失败了,但收获了
发布时间:2010-03-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wyx629

失败了,但收获了

王燕侠

周一放学前接到通知,让我准备一节数学课,说是周三有片里的校长听课,当时脑袋轰地一下大了,这样的一天来的也太快了!于是开始了准备工作,上网查资料,找教案,做课件,忙的是不亦乐乎,直到半夜十二点半才准备就绪。

周二,请张教导帮我看了一下教案,发现了很多问题,教学过程太花哨,而且很难把握住学生。的确,小学生的思维有时还真难琢磨,对于我这样一个刚教六年级,对教材吃得还不是很透的教师来说,公开课上一旦把握不好真的很难收场。幸好徐老师周四要上公开课,上的也是我这课内容,和她交流后,又结合了张教导的建议重新设计了一份教案,彻底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思路。

周三,看着走进来的熟悉的、陌生的面孔时,脑子一片空白。战战兢兢地开始上课了,从导入一直讲到圆柱特征,由于紧张,竟然没发现学生说错的地方。越到后面越紧张,讲到圆锥时,还漏讲了一个设计好的题目。总之,脑子是全乱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学生跑来和我说:“老师,你的脸好红啊,比苹果还红,笑得也比较僵。”心里默默自责:唉,真失败,为什么一遇到有人听课就紧张,不如平时放得开呢。这次还有别的学校的校长来听课啊。课后,老师和张教导和我讲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我在某些地方的处理上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和张教导交流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本:照理来说,我应该对上公开课是游刃有余了,但因为老觉得小学内容难教,自己在小学部还属于新手,所以认为别人的教案总是好的,再加上对公开课的过分重视,在备课前,往往是在网上查找别人的教案稍作修改后拿来就上了,恰恰忽视了别人的东西好是好,但不一定适合你这个道理。先看了别人的教案,脑子里就已经先入为主了,不仅少了自己的想法,更缺少了自己对教材深入理解、思考的过程。就像是学生做作业,不动脑子,直接抄别人的作业一样。想想平时还要求学生做作业不能抄,要自己动脑。唉,真是汗颜,难怪上课时放不开,拿别人的东西来用,能不别扭嘛!别人的东西只能吸收其精华,抛开的一切收缚,变的东西为的东西。依葫芦画瓢永远成不了画家。在参考别人前,须先有自己的思想。

这节课虽失败了,但静下心来深刻反思,它却给了我不小的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