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张扬
东青实验学校 成 英
教学场景1:
学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我留了一个小作练习:课后去做一些“给他人留下美好东西”的事情,然后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写出你做事情时与做完事情后的感受。
在批阅学生的这篇习作时,我发现周默同学写得有点与众不同:这个高尔基的儿子显得有点油嘴滑舌,调皮搞笑。下面是我摘录的小作中的语句:
“……我灵机一动,突发奇想,一个好点子从我的大脑袋里蹦了出来,那就是我决定日行一善,多做好事,当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模范少年!……心里实在看不下这一场面了,我心想,这不是天赐良机吗?哈哈,看我的……
周默是我班出了名的作文大王,常常拿全班的最高分。那次小作我给他打了不算太高的92分,并告诉他语言叙述要符合人物形象的特征。
教学场景2:
学完《清平乐 村居》一课后,我又留了一个习作练习:想象《清平乐 村居》描写的情景,然后具体地写下来。
在批阅时,我发现周默的写作风格仍旧没变:描写那对老夫妇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的语句让你看了忍俊不禁,总让人觉得这家人还真有点小品演员的天赋。下面是我摘录的个别语句:
“……‘老婆,今天午饭吃什么?’‘油焖大虾,怎么样?’‘太棒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彼此很亲热。……二儿子正在屋前编织鸡笼:‘我编啊编编啊编,编个大鸡笼,来养大母鸡,母鸡长大后,生出小鸡崽,一只生十只,十只生百只,卖钱修小屋,改善小生活。耶,努力吧!’……小儿子嘴里讲着:‘太好吃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高高的树,可爱的我,这一切都太棒了!’……
这次我又找周默谈了我的意见,告诉他这次习作做得并不符合要求,这题的意思是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词作者的这首词用我们的现代表达方式让它丰满、充实,不需你加进其他一些令人捧腹的人物语言。我仍旧打了个92分。
教学场景3:
其实我嘴上说不符合要求,不值得高分。可我内心里却莫名的欣喜,多么富有童趣的习作啊,特别是《清平乐 村居》的改写。这两篇习作均反映出周默同学那活泼的个性,超凡的想象以及较深的语文素养。我不免担心起来:周默该不会因这两次得不到肯定的挫折而影响了写作的热情吧。不行,我必须还得做点什么,要让他的热情继续延续。
在上语文课之前,我与同学们又聊起了作文这个话题。我对大家说:“同学们,近几次的小作,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你们知道吗?想象力这个东西太奇妙、太可贵了。可是它也得用对地方,我们不是常说想象要丰富合理吗?这几次的习作练习,有些同学的想象就用得不够妥当,可想象的本身确实非常精彩。我有个建议,我们同学可以在课余去发挥你的想象,创编一些故事,然后带到学校来在下周班队课上与同学们分享。好吗?”“好!”同学们齐声回应。
教学场景4:
今天的班队课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或等着聆听小作者精彩的原创故事,或等着向大家宣读凝结着自己心血的杰作。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周默同学。最终的结果是周默同学创作的《黑龙历险记》技压群芳,受到了同学们最最热烈的欢迎。原因是故事里的所有人物周默都用了我们班同学的姓名,每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在故事情节中出现,同学的那个激动兴奋劲就甭提了。大家听了一集又一集,并且拒绝下课。下面是故事的片段描写:
“……终于到了黑龙王国,蒋蒋涛、黄复吉、饶玉川、周中正怀着因朱奕冰为救黄复吉挨箭光荣牺牲的痛苦与救黄复吉的父亲大人梅谕豪的决心来到了黑龙城门口。这儿烟雾弥漫,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乌鸦的叫声,城门口有一架又一架的白骨,门前有两个骷髅兵手里拿着三叉铲,他们分别是潘文杰和戴贤德。蒋蒋涛上来就给那两个家伙一顿臭揍,然后踏着鉴定的脚步,拿着代阿祥长老传授的日月光神剑,向前一步一步地迈进……”
当孩子们沉浸在快乐中时,我也品尝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给我带来的喜悦。作文是令大部分学生深感头疼的事,如何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这已是我们探讨来探讨去的话题。今天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张扬”。对于本人以上一阶段的做法,深感庆幸,我最终注意保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他们创设了发挥写作个性的平台,更让他们品尝到成功习作得到他人认可所带来的无比自豪与骄傲之感。我想我们也不能总是围着应试转圈圈,本人如此的做法难道不是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吗?我深信,班上的其他同学一定会深受影响,也许明天就有两个、三个、四个周默出现了。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