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后所思
吕倩
公开课又结束了,已经是第三节公开课了,却还是很不尽人意。刚上第一节公开课时,或许还能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新教师,课没有上好也是正常。可是已经快一学期结束了,总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停留在原地,没有进步。不禁地问了自己一句,到底是自己不适合做老师呢,还是根本没有尽力,没有认真地去对待工作。
在上公开课之前我也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可每次上下来,却发现根本不是预期的那样,我讲的太多,课堂纪律等等,最令我头疼的就是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或许一开始就是我的思想不好,想着学生平时文化课的学习比较辛苦,美术课上就不要太有压力,轻松一点。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放松了,以至到现在,课堂纪律呈现了管不住的情况,每次都要靠发火来维持。。。一节课上纪律不好,整节课可以说就是失败的。课上的不好,还又原因就是对课堂的预设不够,认真想了一下,其实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就没有认真对课堂去进行预设,没有思考过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意外”,学生会出现什么“状况”。只是一味的顺着自己的思路,想当然的去备课。在一次上七年级的课上,我先叫学生拿出一张纸来随便剪个剪纸作品,备课时我就想当然一位这个很简单。可是真在课堂上,却有好多同学不会剪,课就不能按照我原来备的上下去,整个课堂就因为这么一个小环节,就显的比较乱了,如果当时能在备课的时候就预设了这个情况的,显然就不会出现这个结果。再次,课堂上,我讲的太多,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记》中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即优秀的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而自己却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