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建芬
教不严 师之惰
陈建芬
初教三年级,发现所有的学生写字写得慢极了,一点点作业要做老半天,而且在学校里也没有多少做作业的时间。因为这种现象,害怕学生来不及做作业,因此对类似“小明割草18千克,兰兰比小明少割草6千克,两人一共割草多少千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没有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只是在课堂上理解题目的时候,要求学生口头说一下。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很多学生思考不深入,错误率极高:有很多学生单位名称瞎写,还有学生写答句的时候没有单位名称,甚至还有学生把不是同一类型的数量加加减减。我想:也许就是因为不要求写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所有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仔细、深入地思考,就把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答案写上去了,结果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后来,当学习“一袋有5个乒乓球,每个乒乓球2元,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这样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想想还是要求学生把“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写出来吧,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了。
一段时间下来,情况似乎好一些了,我想,这也许就是“教不严,师之惰”吧!有的时候,也不能太“溺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