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化学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8-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lxf1968

化学中的“故事”

刘小芳

前阶段我一直在看中央4台播放的百家讲坛,既有易中天的品三国,也有于丹的论语。尤其是品三国,以前电台中播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都不喜欢看,更不要说看长篇小说了。但为什么易中天的品三国却百听不厌呢?究其原因,原来他是以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层现。

联系到我们平时的教学,老师自己觉得上课上得津津有味,抑扬顿挫,但学生往往觉得课堂枯草无味,缺乏生机。如何改变这一情况,给课堂注满活力,不妨学一学百家讲坛中的方法,尽量把知识故事化,大众化,尤其在我的化学课上。

例如,在讲炼钢的知识开始时,给学生们讲一个“沉船之迷”的小故事:1954年寒冬的一天,一艘万吨级的英国油轮“世界协和号”在海面上航行。突然,油轮中部出现了裂缝,紧接着发出一声巨响,油轮顿时一分为二,船和人一起葬身遇大海之中。科学家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放揭开沉船之谜。原来是造船用的钢铁含碳磷量过大,而含碳磷量过大的钢铁在低温下容易变脆易断。学生们听完后,“将钢铁中含有的碳磷除去”已成为共识。哪如何将

钢铁中的碳磷除去呢?我有以另一故事开始:百炼成钢。

  故事和传说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道的,上课时,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把知识简单化,持久化。

20081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