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评讲试卷
东青实验学校 刘晓东
又临期中考试复习阶段,学生练习试卷、教师评讲试卷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诸多课型中,我与同事在谈论中感到头疼的是试卷评讲课,学生感到最枯燥无味、厌倦难耐的也是试卷评讲课。
请看下面几段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
片段一:
师:下面完形填空答案谁来报?
生A: A、C、D、B、B、C、C、A、D、B
师:错三个。第三个应为C。第四个应为A。最后一个为D。好全对的请举手,错一个,两个,三个……那总体情况还好,我不讲了,有什么问题课后来问。
片段二:
师:看下面的单词拼写题。第一个一起拼两遍,错的同学举手,这么简单的题目还错,都是死记记的,课后抄十遍。下一题……
片段三:
当学生在改试题的时候,教师巡视班级,发现小邢同学的试卷上刚刚讲过的题目还是错误的答案,根本没有改过。而且他还散漫地端坐在那里,也不动笔。
师:怎么错这么多?错的还没改正,你有没有在听啊?有没有坐在课堂上啊?快把错的订正!
生B:我不高兴,听不懂,记不住。反正又考不到!
还是端坐在那,无动于衷。经过教师的一阵狂风暴雨后,该生才勉强动笔。
片段四:
师;继续讲题,翻译句子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好答案后,教师校正答案后,要求学生订正,再继续巩固……
以上是教师在试卷评讲时的几个片段,相信你看了之后,同样觉得这样的评卷试卷存在问题:
一、试卷评讲方式太过于传统:如第一片段,只是公布答案。让学生课后讨论或问老师,有多少这样学生会真正做到呢?让学生逐一核对或抄写,如第四片段。
二、 片段二、三不管学生感受,一言堂,从头讲到尾,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
三、 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效果甚微。
其实,我们又未尝不时不时地扮演这位“教师“的角色呢?面对收效甚微的课堂效益,我苦苦思绪,要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走出试卷评讲的误区,我想我必须要真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更要改变试卷评讲的方法。终于一天我豁然开朗,有了自己的尝试。
那天我大胆摈弃一贯的方式,把整堂课分成四个环节,分别是“我对试卷说”“我对同学说”“同学对我说”和“老师对我说”。
1.我对试卷说。(6分钟左右):上课前讲试卷发下去,上课时简单地评析一下全班的总体情况,表扬作业进步和正确率较高的 同学,然后让学生对着自己的试卷、看着成绩跟试卷讲悄悄话,同时订正做错的试题,把不会做的试题做好记号,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试卷完成情况写一句话的评语。
2.我对同学说。(6分钟左右):完成第一部分之后,我要求学生把这次练习或考试后的感受,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今后的打算和努力地目标等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说的不亦乐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因为太粗心、没看清题丢了分,下次我一定要……”“我这次考得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在述说心里话的同时,同学们还互帮互助,讨论并解决了大部分自己订正时不能独立完成的疑难试题。
3.同学对我说。(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学生说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请求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忙,我在现场从学生中聘请“助教”来帮助解答疑问。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很受学生的喜欢,被聘为“助教”的学生自然会产生被同学肯定或欣赏的成就感,从而学得更加认真;而其他同学对优生敬佩、信赖和效仿,发现其他同学的遗漏或错误,听得也很细心了。
4.老师对我说(13分钟):经过小组谈论和“助教”答疑之后,剩下的疑难问题不是很多且具有代表性。这往往是试卷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经常容易出错的题目,我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分析、点评、归纳、扩展,重点指出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和平时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将模糊地知识清晰化,残缺的知识完整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编成网。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很是轻松自己愉快,他们在合作互助中不仅订正了错题,还进行了一次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交流和自我教育。
这样的试卷评讲方法我正在尝试,朋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