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在做中感悟
发布时间:2010-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祖国

在做中感悟

怎样移动平衡螺母和游码?这是“天平的使用”教学中涉及技能要求的一个重难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尽管反复强调,学生在作业中回答此类问题,还是屡屡出错。现在又面临这一课题的教学,我不禁踌躇起来:以前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解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时,自己分析说明得很细致,对平衡螺母和游码的移动方法还类比了杆秤的使用加以说明,希望学生在明白方法后再进行实验,心里想,学生听明白了,做起来也就容易了、快了,结果课堂讲解占用了大量时间,学生动手实验显得匆忙、短促;其效果不如人意,该作怎样调整呢?……最后,我决定尝试“多做少讲”。

课堂教学开始了,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天平的使用”说明书,然后以提问的方式点释了几处关键点和疑点,对“怎样移动平衡螺母和游码”的结论只字未提,教学很快切入学生实验活动,我预备了三个学生实验:测量形状完全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质量,先估计后测量钩码(50g,约与一枚鸡蛋相当)、一元硬币的质量,比一比谁估计得准(估计和测量验证物理课本的质量)!学生迫不及待投入实验,许久活动热情不减,遇到操作的困惑,有的学生与身边同学讨论,有的学生看起课本来,我巡视中特别留意他们操作的细节,尤其是平衡螺母和砝码的移动方向,不时个别指点一二……面对此情此景,我真不忍结束活动,扫他们的兴!

活动任务完成了,我不得不叫停。随后,我抛出了自认为棘手的难题:“在调节天平时,若指针偏左,应将            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偏左,应将            移动”。我很想知道学生的正确率,便以选择的方式让学生举手示意。统计结果大大出乎预料,绝大多数学生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确认情况,第二天中午,我让班级中的三个后进生单独操作一次,我在侧旁观察了操作的全过程,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全会操作了,而且操作较熟练,整个过程用时近一分钟!

我心里一亮: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留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时间,这才有了这样的结果,这是以讲为主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操作中,自然会面临天平使用方法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势必促使学生去思考和尝试,多次反复的体验会让他(她)深刻领悟,其中学生所经历的思考和体验尽在不言之中,是老师所无法描绘的,是一种看不到的精彩!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的和谐共进在这里实现了!

新课程把活动作为教学的基石,体现了三维目标一体化思想。分割其中任意一维,尤其是“情感”目标,其他的目标也是无法真正落实的。实验教学在创设活动情境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是优化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因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