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精彩还要更进一步
发布时间:2008-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精彩还要更进一步

教学片段:我们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AD垂直平分EF

(我的想法是:根据条件AD平分∠BACDEABDFAC,得出DEDF的结论,然后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师:观察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由已知条件再加上公共边AD,可以证明ΔAED≌ΔAFD,然后再证一次全等就可以了。

下面有学生开始抢着说:“太麻烦了,还有更简单的。”

其实,这道题还是有好些方法解决的,于是,我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一组用的方法更简单。有了竞争,学生讨论起来很激烈,

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内经过合作交流,对这个题目给出了4种不同的解法,一种比一种简单,包括了我预设的那种方法。我很高兴,不吝言词的表扬了他们,学生的学习气氛也非常好。然后就是布置作业、检测,而后学生在高兴中下了课。

思考:

在本节课中,当学生提出了解题策略,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鼓励他们,哪一组想到的方法既简便又多?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行探索与交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这样既让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展示,又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发现各种证明的方法。但我觉得我对这道例题的处理仅仅停留在了表面的处理上,少了“点睛之笔”。如果我在学生提出的4种解法之后再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为什么想到了这种解法?这几种解法的共性是什么?不同是什么?每一种证明各用了哪些定理?有的证法为什么会简单?从而引导学生把前面所学知识都梳理一遍,这样,学生的知识就系统了,方法请出了,体会到了依托局部构建整体的数学思考方法。做了一个,会了一类,通了一片,这样就能把这一个题目充分利用起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