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遨游于浩瀚的网络,拜读了一些名家对于好课标准的具有权威性的言论,作为一个平凡的教师,对于名家名师的经典话语,我逐字逐句地咀嚼着、品味着体会其中意味的精髓。
近日,又聆听了好几位老师所上的示范课、评优课、研讨课、调研课,这林林种种的课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我从课中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情感的流露。也许,这就是那些执教者钻研文本后精心编织的一堂完美的课所带给大家的魅力,他让学生乃至所有在场者享受着整个课堂。
静心思索,作为一个教师,在几十年的平凡的课堂上,该奉献些什么给学生呢?脑中忽然闪现过日本茶道鼻祖绍鸥说过的一句很动人的话:“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这种心情在茶道里叫残心。简单如放茶具的动作,也要有深沉的心思与情感,才算是懂茶的人。”
多么精辟的话语,哪怕是“简单如放茶具的动作,也要有深沉的心思与情感”。情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爱因斯坦认为:“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这一理念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课堂。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的“残心”,真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我们所有的爱心、真心、诚心奉献给课堂、学生……惟有如此般以真情唤真情,真情换真情,这样,才能算得上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