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目前我们的语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人认为小学英语不必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教法,特别是语篇教学,认为那是初中老师的事。也不去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等问题,认为只要教完单词,对课文或语段适当加以翻译再进行朗读或表演即可。还有老师把语篇教学只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单调、枯燥、乏味,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本文就如何更好的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做法,对我们在平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人:张小红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步入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教师们的共识。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篇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已成为高年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我就粗浅的谈一下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精彩导入,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恰当精妙的导入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导入新课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应用各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操作最简便的一种导入法。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段对话,开始上课,师生之间进行设计好的对话,以此进入新课。在教学5A第二单元After school ,师生谈论What do we do at school? 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then?学生的回答后我根据他们的回答我顺势说I see .You can play games, sing and dance...You can do all things you like after school.由此揭开了本课的课题。因为是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入手,很容易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复习了常用动词词组的同时,又为下一环节做了铺垫。
(二) 情境导入法,是分散难点的一种有效导入法。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诚然,一节优秀的课,离不开一个恰当且有效的情境创设。我在教授Unit7《After school》的A部分时,通过一首学生熟悉的英语歌曲《What are you doing?》,引出现在进行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式,抓住多媒体的优势,巩固了旧知,同时又把课文中的一个难点——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式提前渗透,分散了语篇中的难点,将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兴致勃勃得参与其中。
(三)悬念导入法,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新颖的导入法。教师用设置的悬念拉开一节课的序幕,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一课中教师出示一些与教师相关的信息,让学生猜这些是
二、问题引领,听说实践。
(一)听力与提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呈现A部分的情景作为听力材料,同时,出示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做到边听边思考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上,而不使思维停顿在某一个音或词上,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搜索,猜测意义,预设内容的发展。如在6A Unit 6 Holidays A部分语篇的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整体听课文的同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date is it today? What are Mr Green and his students doing? How many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y? 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整体,突显了节日背景下人物的谈话,因势利导,我组织学生理解体会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very excited.这句话的含义。紧接着,我再出示以下问题: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each holiday? What’s Ben’s favourite holiday? What’s Yang Ling’s favourite holiday? 组织学生再听来思考问题,同时,确保学生对文章语音、语调、节奏的逼真模仿以及语句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听力与提问相结合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听力习惯及良好的英语语感,而且促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语篇的含义。
(二)读与提问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语篇的阅读理解。
曾有位外
三、指导阅读,适当练习,读写结合。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课标二级、三级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
教材中的语篇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材料,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抓住有用信息。如6AUnit 3 It was there学生阅读时呈现如下判断题。如在6AUnit 1 Public signs时,可如下呈现复述主要内容。当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这些问题时,也就读懂了文章。再通过学生回答,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但语篇阅读不能停留于此,还要加强朗读指导训练,引导学生跟读模仿录音,分角色朗读,开展朗读比赛,分角色表演等,使每个学生会读,爱读,并能读出语感。在朗读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四.布置拓展任务,语篇教学的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如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或是生活化的拓展语篇让学生阅读。课堂教学拓展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语篇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并习得一些生活、学习的经验。通过阅读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作息,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学生。
总之,语篇教学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吸取语言结构和背景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真实的交流,挺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