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动态>>文章阅读
11—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英语组学习材料4
发布时间:2011-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春法
 

推荐理由:

Learning by using.只要是语言教学,都回避不了语用的问题。但是,从小学英语教学实际这个层面来看,英语语用问题已经日益突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语用失误尤其严重,因此有必要在语用学的视野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做一番审视,以引起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注意和重视,进而达到进一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态的目的。扬州特教龚海平站在理论的高度,结合我们平时英语教学中的小细节,为我们论述了“语用”的切实意义,正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推荐人:承璇)

必须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问题

龚海平

    一、引言
   
(略) 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语用意识薄弱和英语语用失误大量存在,成为制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态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此有必要用英语语用学的视野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话语表达进行考量和研究。
   
二、关于语用学
    “
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专门研究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或结构通过其所指,与交际意图之间的种种解释规律,以及语言传递交际意图的范围和性质。由于对交际意图的解释,多半要考虑到具体语境,因此,在语言符号与所传递的意图之间,只存在或然性的规律,而并不存在一般性的、普遍性规律。因此,不能脱离具体语境、语篇来研究语用(熊学亮,1999)。
   
诚然,语用学是一门应用性的、比较复杂的学科,但它并不神秘。它着重研究八个方面的内容或基本问题,即指示语与距离指称与推理前提与蕴涵合作与含义言语行为与活动礼貌与交际会话与优先选择句子结构话语与文化。与此同时,语用学还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语言的得体与委婉,认为语言表达的得体与委婉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交谈时,要尊重其表达方式,还认为掌握语用学的知识对于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大有帮助的,主张不仅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字面意思,更要关注其隐含意思、话语表达的前提、说话人的意图和听话人的推理,等等(何自然,2003)。
   
由此可见,语用学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培养英语教师的语用意识、提升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和进一步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实践的质态意义很大。
   
三、小学英语教学与语用规则
   
只要语言在被运用,语用规则就不可回避。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必然要面对语用方面的问题。尽管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非常简单,但它还是回避不了语用规则问题。
   
例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第一单元中要教“Hello.”“Hi.”。如果教师模棱两可地只告诉学生“Hello.”“Hi.”在意思上差不多,仅满足于小学生都会说“Hello.”“Hi.”,也都知道这两个单词可以作为独词句用来与别人打招呼,但是不知道其语用规则(如:经人介绍初次与人见面,一般说“Hello.”;晚辈与长辈打招呼,下级对上级,或者当你在与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说打招呼时,一般说“Hello.”,而不说“Hi.”,除非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亲近;在正式场合讲话、发言时,为了表示庄重,人们习惯说“Hello.”,而不说“Hi.”;当你在给人打电话时,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接了你的电话。你跟他/她打招呼时,应该说“Hello.”,而不说“Hi.”。),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在打电话时说出“[i][u]Hi.[/u][/i] May I speak to Miss Smith, please?”这样一个很不得体的句子。
   
再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第十一单元中要教“My name is Nancy Black.”这个句子。学生学了这一单元之后,如果仅仅知道这个女孩的名字叫“Nancy Black”,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当知道,不能称其“Miss Nancy”,却可以称其“Miss Black”“Miss Nancy Black”“Nancy”以及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场合可以选用什么称呼来称呼“Nancy Black”
   
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有步骤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语用意识。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充分考虑到英语交际会话的语用要求,不能停留于、局限于一般性的句型操练。例如:
    A: Would you please pick up the ruler for me?
    B1: Yes, I would.
    B2: Okay.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按照句式结构进行教学,而不顾及英语的语用要求,那么极有可能会出现B1这种看上去在语法上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应答。
   
语用规则对于较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自然也不例外。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做英语语用的表率。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及归因分析
   
笔者在课堂观察中注意到,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用失误现象可谓五花八门,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四种,即语调运用的语用失误、词汇运用的语用失误、语气运用的语用失误和语境运用的语用失误。
   1.
语调运用的语用失误    英语语调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按照中文朗读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另一种是很随意地、自以为是地采用自己根本不理解的音高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在朗读英语时往往很随意地采用升调、平调和降调三种不同方式,或者凭借自己那种对英语口语表达并不可靠的感觉和理解随意加上重音——似乎是在完全按照自己朗读中文的感觉来表达语言的情感色彩,因而产生了语义表达的错误。例如:
    A: Who is it?
    B1: Me.  (
用降调)
    B2: Me.  (
用升调)
   
很显然,这里B1用降调,表示自己是在应答对方,因而是正确的。而B2用了升调,则意味着你是叫我吗?,语义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有些小学英语教师可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看着教师的手势,根据教师手势的高低变化去朗读英语,结果也造成了语用失误。例如,在一次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一位英语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去说“What are you doing?”。当这位教师的手举过自己的头顶时,学生顿时一齐声嘶力竭地发出了“What are you doing?”。然而,这声嘶力竭的声音是在问对方在干什么吗?根本不是!这无异于在斥责对方,其潜台词就是你正在干着你根本不应该干的事情!,而不需要对方任何回答!
2.
词汇运用的语用失误
   
词汇运用的语用失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频率更高,这很可能与教师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的缺乏有关。例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把学生的全家福照片用实物投影仪投上银幕,与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S: Look, this is my family photo.
    T: Oh, what a nice photo! Who is the man?
    S: He is my father.
    T: Who is the woman?
    S: She is my mother.
    T: Who is the old woman?
    S: Oh, she is my grandma.
   
这里,教师明明知道全家福照片上的人就是这个学生的家庭成员,却用“woman”来指称这个学生的母亲,用“old woman”来指称这个学生的祖母,显得实在是粗俗不堪。好在这位教师是在与一个还不那么懂英语的中国小学生会话,如果是在与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在会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悦、甚至愤怒!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多半会说“lady”,而不会说“woman”;多半会说“madam”,而无论如何也不会说“old woman”,毕竟用“old”来表述一个人的年龄的做法在西方人的眼中还是一大禁忌!从语用学上讲,这就违反了交际的礼貌性原则。
3.
语气运用的语用失误
   
语气运用的语用失误常常与教师本身没有正确把握语义的本质有关。例如,有一位英语教师模拟在家招待客人时就讲了“Do you like coffee?”这么一句话。教师的这句话是在邀请对方喝咖啡吗?显然不是。这位教师的本意是邀请对方喝咖啡,但是,“Do you like coffee?”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在向对方了解其是否喜欢喝咖啡,而教师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应该用表示委婉请求的“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来表达。
4.
语境运用的语用失误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交际活动多数属于模拟性或非真实性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要做到合乎情理地进行,直接依赖于教师对交际语境的创设。然而,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一味地为了句型操练而句型操练,结果就造成了语境运用的语用失误。
   
例如,一位英语教师为了与学生训练“What can you …?”这个句型,一开口就没头没脑地问一个学生“×××, what can you do?”,而这个学生居然还条件反射地回答“I can sing and dance.”。很显然,教师的这种问话方式很唐突,也违反交际的礼貌性原则,因为在缺乏语境支撑的情况下,“×××, what can you do?”这句话潜台词也可以被理解成“×××,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有必要先创设一个交际语境,比方说,教师可以先这么说,“I’m a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I like English, and I like music also. I can play the piano. Can you play the piano,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No.”,那么教师接着可以问“Can you play the guitar?”“What can you play?”。这样,师生交际才能在谈论音乐的话题语境中得以进行。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英语语用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率先垂范,体现英语语用的基本意识和一般要求;必须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考虑到语用规则,在英语会话、课文教学中考虑到语境的制约。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小学英语教学,切不可以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简单就掉以轻心。同时,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评比也应当把教师的言语是否合乎语用规则作为一个考量项目列入其中,从而发挥优质课对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导向作用。唯有如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向语言实践的质量才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