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1、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复习课:讲多练少,气氛沉闷,重知识轻技能。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2、本文提出了“话题式”复习方式,这种复习方式可避免语言学习的空洞和单调,同时也可充分体现语言的实用功能。
(推荐人:潘一青)
浅谈“话题式”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模式
一、复习课的定位:
1、查漏补缺2、系统整理3、巩固发展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沟通,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所以,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在复习课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将平时数节课、数个单元或不同阶段的知识前后联系,“前拉后扯”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规律,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促进运用,而且要准备能开阔学生视野的复习资料,拓展形式与内容,不仅仅是为考试而复习,要跳出旧框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复习课应精选内容,策划思路,创设互动,指点学法。课堂环节的设计要以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也以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为落脚点。既不能以练代基础,也不能单一的死记硬背。课堂的每个环节要用运用的机会来突出能力的形成和思维意识、思维习惯的形成。复习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在听和读的练习中提高理解能力,在说和写的练习中提高表达能力。要尽量通过听、说、读、写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学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减轻复习疲劳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具有灵动性,与思维密不可分。有位教育家说过,一节课堂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次旅行,在行程中随时我们可以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英语复习课中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就是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展现他们灵活的、开放的、生成的思维,并且将这种种的思维用英语优雅地表达出来。
总之,复习课就要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让他们有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有成就感,有自信心。
二、传统的复习课:
复习单词——复习短语词组——重点句型——语法讲解——课后补充作业 (讲多练少 气氛沉闷 重知识轻技能)
三、“话题式”复习课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中,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话题,师生围绕话题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可避免语言学习的空洞和单调,同时也可充分体现语言的实用功能。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也提出,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实践活动。
“话题式”复习课模式,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本节课要复习的语法结构有机地融入其中,进行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再配合相应的少而精的训练题,适量进行有关的语法知识归纳与点拨 。
“一节好课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课的每一环节都是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课的灵魂就是那根能将珍珠串起来的线。”
四、话题来源: “生活处处皆语言。”
源自师生的生活实际 : 1.学生所喜欢的东西,如歌曲、影视作品、运动,时事热点等 ;2.师生身边的人、事或物等;3.师生的日常生活。
五、“话题式”复习课模式的特点
1、实用性: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语言,在合作中运用语言,在练习中掌握语言。
2、针对性:话题的选择和确定,要与本课所要涉及的语法知识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选择话题时一定要做到:既不能与所学课本上的话题重复,又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3、生成性:“话题式”模式也有一定的预设性,但更多的是生成性的。如围绕话题进行“说”的训练时,学生所说的一些观点和表达方法是无法预知的,涉及“写”的训练时也是如此。
4、真实性:“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要求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话题式”复习课模式中所运用的话题源自于现实生活,源自于学生体验,所以交际时不会言而无物。
六、“话题式”复习课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师生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
七、“话题式”复习课模式应特别注意的几点:
1、应避免华而不实。一定要把握重难点,把知识点、语言点真正落实下来。
2、应避免加剧两极分化。设计话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使所有的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3、应更注重课堂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
“教无定法”,以上只为复习课型的一种操作模式。究竟复习课该如何去上,如何有吸引力,如何有实效,可根据复习课内容,自身经验,学生的学情,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