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动态>>文章阅读
今天你“范”了吗
发布时间:2010-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铭
期末,八年级组织学生进行了英语口语考试,考前两星期,我们就把考试范围发给学生,要求背诵。原本以为,经过长时间的背诵,学生(至少大多数学生)应该可以流利的完成口语考试,可是事与愿违,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学生的语言毫无流畅可言,语感生硬,部分发音也不标准。特别是在停顿思考时,常常出现中文的“等下、然后”等,没有想象中“畅所欲言”感觉。
怎么了?是学生的问题吗?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思考中。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问题是由于课堂教学应试化引起的:
看看英语课堂,常有以下现象:
一、为了强调一些关键词,或重要词组,我经常重读关键词部分或故意停顿一下。
二、课文教学的朗读部分,教师只做一件事:放录音。
三、教师在口语表达时,没有很好的区分陈述句、感叹句、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等的语调,常常读成降调,语言平淡无味。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但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教师鲜有示范或示范不到位,那么学生通过什么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呢?他们读课文和对话时的语调都是干巴巴的,毫无情感和美感可言;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太多的断句、破句影响了语言的流畅程度。
我们经常说学生“任务观点”,其实“任务观点”的是教师,我们的目的是赶进度、省时间,但实际这种做法已打消了学生对英语的朗读兴趣。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将更注重示范性教学,在每次新授前,自己先把每个单词、句子的发音吃透。不让学生听到不标准的发音。利用早读和自修课进行学生的课文朗读过关,对学生的错误语音语调进行纠正。同时利用多媒体增加声音来源,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使用磁带和课件。课后鼓励学生寻找、欣赏一些有配音的英语小故事,收看电视台的英语节目……,让陌生的语音语调不再成为学生交流时理解的障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