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开展活动,打造有效课堂
在教学《海伦·凯勒》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人物品质,我设计了一份作业:回家体验一下海伦的生活,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做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吃饭、刷牙、洗脸等等。当然,前提是必须是有大人在场。学生一听这作业,马上来了兴趣。
第二天上课,我刚进教室,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围向我。我示意学生别着急,先仔细回忆一下。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都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昨天的体验。有的学生说自己蒙着眼睛吃饭时,把老爸啃过的肉骨头拿起来当菜吃;有的学生说自己上楼梯时一直在踏平台,原地不动;有的学生说自己盛饭时把电饭锅打翻了……我引导学生适时地说说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我创设了一个情景:此时此刻,你想对海伦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同样很精彩。显然,海伦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学生的脑中。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次体验写下来,《今天我当“小海伦”》一篇小作也就完成了。以往让学生写作文,他们总是唉声叹气。可这次他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还解决了学生写作文的烦恼,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中,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