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动态>>文章阅读
不是教导,而是诱导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侯新国

一直以来,我们语老师都很重视作文方法的传授,如审题立意,结构篇章、突出中心,首尾呼应等,企图通过知识的传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这些写作的方法,讲的越多,则越让学生糊涂,仿佛是给学生套上了写作的枷锁,使他们在表情达意时不能自由伸展。

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我认为习作教学,不是教导,而是诱导,特别应该在观察中诱导。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周围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音响,像一幅幅图画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无论是皎洁的月亮还是初升的太阳;无论是盛开的花朵,还是默默的小草……都会令心情愉悦,他们的语言就会伴随情感而迅速组合排列。

春天到了,我和学生们一起到教室外面观察春天的风,像和学生聊天一般,进行这样的诱导:

1)风吹在你的脸上,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风吹在树上时,树叶怎样晃动?

3)听一听,风声里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有小鸟的鸣叫声吗?

4)闻一闻,风吹来时,是不是飘来一些气味?

5)春风吹拂着你,让你想到什么?

再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对孩子来说难度也很大,因为每个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其内心世界、个性特征、情感活动,不是一个学生可以理解的。有些人物虽然熟悉,但因为“熟视无睹”,所以提起笔来就写不出什么了。对此,我诱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手:

1)看看妈妈手的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颜色?

2)用你的小手去轻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像什么?

3)拿近再仔细看一看,妈妈手指上硬硬的是什么?

4)妈妈的手做了哪些事,她用手给全家带来了什么?把你的小手和妈妈的大手比一比,你想到了什么?

总之,在观察时,我们老师要诱导学生调动各类感官,学生就会做到“多见而识之”,作文便有感而发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