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论文>>文章阅读
高效课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06-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云和山的…
高效课堂的思考
羌文英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大练兵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我共听了三堂课。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23课《会走路的树》。三位老师执教的都是第一课时。
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一年级的语文课没有上过,所以只能谈谈自己的学习感觉,我觉得这三堂课都是扎实、真实、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
一、识字是重头
二年级的语文课程标准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要能学会书写汉字。这在三堂课上都有较多的体现。三位老师在教“角”这个生字时,能联系生活实际教。在能认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不露痕迹地组词运用。如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有哪些角?学生由驯鹿的角迁移到羊角、牛角等。然后,老师稍作点拨,问学生你身边可接触到那些角?学生受启发说出了桌角、书角、凳角、墙角,老师又指着嘴边眼边继续引导,学生明白身上还有嘴角、眼角等,最后还提示学生:数学上呢?学生由此想到锐角、直角、三角尺,还有一位学生想到单位名称“元角分”。在掌握了字音、字义后,教者开始教学字形。
薛老师采用的教法是先学习习字册上的提示:“两撇不同,横画平行”的书写规则,然后范写,强调细节处,再由学生临摹,自己书写两个。承老师和潘老师采用的是由象形字的演变历程入手教学“角”这个字,真是各显神通。
二、读通课文是关键。
三位老师在这堂课中都把读通课文作为今天的教学目标之一。读通课文既包括把文章读流利,还包括能大致分清文脉。三位老师都达成了这一目标,且读的形式较多,有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话练读、试读等等。其中承薇老师先出示文中的长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这是一个长句。学生初读时比较难读顺。承老师出示这个句子后,先让学生试读。试读一两遍后,指名读,再开火车读,最后齐读。这样子学生便能顺畅地读通了。为读顺课文扫除了障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呵护自尊显爱心
在教学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人小,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当教者问到故事中会走路的树是谁时,一位学生大胆地举起了手,老师给予了机会。但是,孩子站起来后,思考了数秒,脸涨得通红,仍然没有蹦出一个字。这时,老师很有风度和教学策略,为学生铺设了台阶:“噢,你还要想一想,请静心思考。”短短数语,用爱心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四、质疑显创新
疑是思之端,思是创新之本。在本次听课中,三位老师都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其中两位老师能让学生充分地质疑。如学生提出了“树怎么会走路?”“会走路的是什么树?”“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内容?”……但也有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显得仓促,仅让学生提到“树怎么会走”就草草收官,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了。
三节课学习下来,学到了许多教学方面的东西,今后要多到其他年级听课,只因为教学相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