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教一年级已经一个月了,感觉自己挺不容易的,终于逐渐与一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磨合。回忆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感慨很多!
【甜蜜的礼物】
今天潘枫银放学时悄悄地送给我一只月饼,虽然小,但是心意却很真。刚刚和孩子们接触一个星期,她就送了一份心意给我,我非常意外,同时也意外得感动于孩子纯真的心,那么美好。
【别样的亲近】
要上操了,我从教室里走向门外,示意他们马上要做操了,立即有人发令为我呐喊。刚走了几步,猛然觉得手里多了一只热乎乎的小手,肉嘟嘟的,暖烘烘的,我心开始陶醉。侧过头看去,发现是那个个子小小的常文煊,脸上充满了微笑,我挺喜欢的那种小女孩。像这样的孩子班上还有很多,有意无意的碰我一下,摸摸我的手,看看我的书,甚至有的课后还主动来帮我按摩。
课间,我正埋头批作业,一(4)班的孙孟走到我的身边,细声细语地跟我说:“老师,你今天穿得真漂亮,我喜欢你。”听到这样的表扬,就像喝了一罐蜜,心里甜滋滋的。
一切的行为都是与我的一种亲近,我喜欢这样的亲近。
【日新月异的进步】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一年级的孩子变化尤其明显。还记得开学第一周的繁琐,孩子们似乎什么都不懂,从上课怎么做、听课怎么听、举手怎么举、书本怎么拿、排队怎么排等等,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教师耐心的讲解,反复的纠正。拿做第一次作业来说,简直是糟糕透顶,可能是思维差距的原因,我认真指导后写作业,可许多孩子还是连题目在哪都找不到,需一个一给面对面指导。在学习学校的各项常规要求时,就更加是前说后忘。现在,孩子的状态渐渐好起来了,就像阴云散去渐渐阳光照耀,让我的心头一片温暖:知道早上来了要读拼音,交老师要收的各项资料;知道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知道上课发言要举手;知道作业要按时完成,没有批的主动找老师批;知道一下课先上厕所再游戏……虽然还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但孩子的可塑性让我相信他们可以成为会学习的孩子。
【和谐的团队合作】
第一次低年级语数分科,第一次与低年级老师搭班,感觉十分的和谐。我的第一次的学生报名工作是潘亚频老师和潘丽新老师帮助下圆满完成的,我每天的班级常规工作是和潘亚频老师共同管理、指导的,我的第一次与小朋友上课方式是在刘春华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的,我的数学教材专研是和潘丽新老师、邵小妹老师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的,感谢这样和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让我想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也许就是“但行耕耘,莫问收获”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