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园地>>文章阅读
远离浮华 走向平实
发布时间:2012-04-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金建瑛
 

远离浮华  走向平实

东青实验学校  金建瑛

“小小少年,背着书包……”随着多媒体呈现的《小小少年》的歌曲录像,周丽敏老师执教的《成长的烦恼》一课开始了,学生们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开始了对烦恼的思考。

课中间,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烦恼后,周老师给学生讲了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残疾人刘伟的故事,并让学生想象他会遇到哪些烦恼,又是怎么克服的,随后又播放了刘伟弹钢琴的感人画面。那悠扬的钢琴声,配上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作为听课老师的我在台下为老师这么精美的设计暗暗叫好: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听、想、说、看”,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刘伟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易与了不起。我想:学生会多么受感动、受教育啊!他们也一定会像刘伟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困难,解决烦恼,战胜自我,不断走向成功!

然而,课上完,来听课的上级领导明确指出: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展开不够,每个环节蜻蜓点水般的,不够深入……一些花哨的东西要去掉,比如课伊始的歌曲录像,课中间的刘伟录像……

哎呀,去掉歌曲、刘伟的录像,这堂课不就只剩下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吗?这样的课学生还会感兴趣吗?这样的课还会是精彩的吗?这样的课是不是太枯燥、单调了呢?周老师感到困惑,我也有些担忧……

想法归想法,第二天,我们还是按照领导的意见认真修改了教案,并多次进行试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课堂上,多媒体只呈现一些标题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课伊始的歌曲换成了师生的对话,刘伟的录像换成了同学之间对烦恼解决方法的深入讨论。整堂课上,没有了任何花枝招展的东西,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学生的思考、讨论与交流,还有教师的恰当引导与点拨。

32下午,常州市生命教育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周丽敏老师上了这堂公开课。她由与学生交流“两个人互相交换各自手中的一个苹果结果会怎样”导入,通过讲述自己的烦恼引出学生畅谈各自的烦恼。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如何解决烦恼并向全班交流的方式实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明白了烦恼人人都有,很正常,重要的是正确面对烦恼,想办法合理解决烦恼,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课堂上,学生小手高举,发言响亮而精彩;听课的领导、老师频频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一切,使我们欣喜地感受到:这堂课成功了,我们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

反思之前的设计:多媒体中悦耳声音、多彩画面的呈现,可能使得课堂喧嚣华丽,虽然看上去纷繁热闹,但细细探究,其实是浮躁肤浅,流于形式,学生的收获又有多少呢?而一旦去掉这些表面看起来很华丽的东西,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深入地讨论,其收获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的课堂还是应该追求朴实与厚度,这样,我们的学生才真正能够有所得。

远离浮华,走向平实,以生为本,深入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应成为每个老师的追求,因为,这也是生命课堂的根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