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入手,小处着眼
——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东青实验学校 金建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解决。
在执教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很快地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结果怎样?”
接下来,我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还是比较容易找的,学生基本能讲出意思来。但光是解决这三个问题还不够,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所以,接下来,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谈谈从中感悟出普罗米修斯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大,所以我让学生在小小组里交流讨论。
五分钟之后,我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课文第三小节的内容,启发学生抓住“躲在、悄悄、偷取、小心翼翼”等词语来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机智的品质,并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结果怎样呢?虽然人类可以幸福地享用火了,但普罗米修斯却因此受到了宙斯残酷的惩罚,他受到了哪些惩罚、折磨呢?从中又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什么精神呢?我还是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句来体会。这样,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其实只是抓住了四个大问题:一、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二、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结果怎样?四、从中看出普罗米修斯具有怎样的精神?而在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通过朗读、讨论、交流这种细处着眼的方式来体会、感悟,因而自我感觉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而且还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扎实有效。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文本生发出一些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抓住文章的切入口或重点,预设一些精妙而又浓缩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一篇文章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