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园地>>文章阅读
当诙谐幽默遭遇冷眼对待
发布时间:2010-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dqswm
 

当诙谐幽默遭遇冷眼对待

   ——对《威尼斯商人》的语言赏析教学的思考

   “滴答滴答……”墙上的秒针疾步走着,一圈又一圈,分针也挪着碎步走了90度。

上课十分钟了,《威尼斯商人》的语言特色的探究还在纠结中进行着……同学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屏气凝神,似百米冲刺后受挫的败将。

我在这沉默中如坐针毡,于是我用滔滔不绝一扫这令人压抑的沉寂……我强行灌输的必然结果是:我唾沫横飞的必然结果是:我唾沫横飞地讲着,同学们似是而非地记着……

这是一个怎样的“厉害”的问题设计,能横扫千“军”,令四五十个生命个体“三缄其口”?

问题设计以学案方式如下呈现: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歌德曾说:莎士比亚用生动的语言来使人感动。”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是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般的流畅的特点。词汇之丰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见的。

例:语言的诙谐生动、高度个性化。  如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诙谐幽默。

语言特点:          ,如:                                                   

《威尼斯商人》的语言特色既然是幽默生动的,那么学生读起来应该是兴趣盎然的,有时读到幽默风趣处,应该还会会心一笑。可是,为什么他们对莎士比亚的语言却毫无感觉呢?

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够认真吗?非也!难道是学生不会笑了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荒谬的理由了!显而易见,是我的问题。

反观这一问题设计,问题指向明确吗?显然没有!在题干中,我已经告诉学生,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幽默生动,就无需多此一举让学生总结归纳语言特色了。因为这样容易误导学生,使其认为是归纳除幽默生动以外的语言特点,增加了思维障碍!

其次,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以让他们体会到夏洛克说理时类比的巧妙,鲍西亚说话时的大快人心。成人眼中的幽默风趣,在少年眼中我未必是有趣之言。脱离了学生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失败的。在体会语言的幽默生动事,作为教师的我应充分发挥我的主导作用,在设计上铺设一定的台阶,或通过反复朗读或设计一定的情境,令学生由衷地能体会到诙谐幽默、生动个性的语言特色。

因此,学生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指向不明的问题指向,未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必然导致语言文字无法触及学生的情感与心灵,不能使他们尽情地徜徉在语言文字的的海洋中。

当诙谐幽默遭遇了冷眼对待,师之过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