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园地>>文章阅读
激活沉默的“中间层”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云和山的彼端
 

激活沉默的“中间层”

羌文英

   

在每个班集体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能言善辩的“小能人”,也常会看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弱势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两头”,这也常常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头。但是,有一部分人也是我们该高度关注的,这就是沉默的 “中间层”。这一类学生,通常表现为乖巧听话,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上课从不主动发言,要是你没事找他们,很难发现他们今天来没来上课。这类学生就是沉默的“中间层”。

如何激活“中间层”的思维,让他们也像其他学生一样参与到课堂中来,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谈天说地。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你突兀地提问一些“中间层”,他们常常会因为不知该如何表达而羞于启齿,表现为惊慌,说话口齿不清,有的甚至身体都在发抖。试想:这样的孩子怎么融入社会群体?怎么适应各个团体复杂的人际关系呢?面对这类孩子,我们可以经常找他们聊天拉家常,说说昨天吃什么呀,喜欢怎么安排星期天等等。如果他们穿了新衣服,可以试着问问他是谁买的?在哪买的?谁选的?像这样的谈天说地次数多了,他们的亲师心理也就在无意中形成了,以后沟通就方便了。

二、给予机会。

在一个集体中,一些优等生的出色表现往往泯灭了“中间层”的自信及动力,也霸占了“中间层”的一些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协调好优等生和“中间层”之间的发言次数。具体做法是每次提问时,尽量把机会让给发言次数少的同学。不管他们答题是不是正确,尽量找出闪光点进行鼓励,激发其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三、体验成功

在教学中,针对中间层也爱“表现”的天性,要积极创设条件,给他们提供“表现”舞台。如《草原》一课,讲解“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时,我让两个平时爱好画画但不善于表达的“中间层”用画法演示,直观形象地让其他同学理解了词语意思。这让“中间层”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