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园地>>文章阅读
一声‘尖叫’所引发的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彩芬
 

  XXX的叫声吓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他的叫声好像要把玻璃都要炸裂了,太尖了。”“而且他的尖叫声还叫得很长。”孩子们纷纷说道。这尖叫声不是孩子们的恶作剧,而是一场真实的表演。尖叫声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尖锐、延长、爆裂的那种感觉,这样有了真实的感悟后,学生笔下联想出来的字不再是方方正正的楷体了。有的将笔画变成了三角形,有的将笔画拉得更尖更长。甚至将整个字变形成爆炸状,孩子们的畅想形象而生动。夸张变形的方法在学生感悟中形象地表现在纸上。我也为自己这一环节的设计而自感兴奋。

            一声‘尖叫’所引发的教学思考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黄彩芬

“啊……!”一声尖叫让同学们胆战心惊,有捂住耳朵的,有闭眼的,也有兴奋洗耳恭听的。“

但反思我们的美术课堂,有时教师煞费苦心的为教学创设了一些‘伪情景’的形式主义也比比皆是。我想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真实、动态而鲜活的情景,从而触发他们的多种感官智能。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价值所在。

记得在艺术教研组研讨活动中的一节音乐课《打麦号子》,老师取出连枷(打麦工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直接击打‘麦子’,这不是‘作秀式’的表演,因为老师不光让孩子们学会了用连枷工具来感受打麦乐趣,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还跟着音乐节奏化为舞蹈动作进行强弱鲜明的律动。这一情景的创设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欢快的劳动场面和美妙音乐的完美融合,体味出‘号子’曲调的特色和韵味,这种感触才是丰富而细腻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