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项目计划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李镇西等人发起,对当今教育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所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运动。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核心理念是:“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人”。基本理念是: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充分相信与挖掘师生的潜能;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新教育的理念与我校在《三年主动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为了更好地践行三年主动发展中所提出的学校远景,同时为了更深入地开展《创新课堂观察研究,发展教师教学智慧》、《基于反思性教学的课例研究》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研究,学校决定加入武进区教育局开展的“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承担《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项目研究。
一、成立“新教育实验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汤国忠
副组长:商骏涛 金建瑛
成 员:姚军华 张丽玉 孙伟明 潘希文 沈春法 顾晓东 蒋晓良
二、研究重点
本学年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将以开展“六个一”活动为研究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同时为新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
“六个一”活动的具体内容:
1、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书籍(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职业知识,或人文及科学背景知识)。
2、每周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和教育案例等)。40周岁以下的老师每月至少写2篇。
3、每学期上好一节有“六个度”的理想研究课,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报告。
4、每学年一位教师结对帮助1名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包括学习困难,或家庭经济困难,或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难):结合168爱生行动,每学期与所帮教学生开展谈心或家访活动不少于6次,每学期为所帮教的学生义务补课或心理咨询不少于8次。
5、每学年开展一个微型课题的研究。
6、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新教育实验沙龙。
四、活动安排
时间 | 主要工作 | 负责处室(或责任人) | 备注 |
2010年9月 | 申请加入区教育局主持开展的“新教育实验项目”课题研究 | 校长室 (汤国忠) | |
2010年10月 | 1、制订计划,召开新教育实验项目推进会,部署本学年主要工作。 | 校长室 (商骏涛) | 1、汤校长作动员讲话,负责联系专家讲座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要在平常的课堂中开展,并结合教研组的公开课进行,顾主任协作课堂研究,指导教师写好课例研究报告 |
2、学习《新教育》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 | 校长室 (金建瑛) | ||
3、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 (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4、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10月31日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0年11月 | 1、学习《新教育》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 | 校长室 (金建瑛) | |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 (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3、推进168爱生行动(第10周) | 德育处 (孙伟明 潘希文) | ||
4、微型课题的研究交流研讨(第12周) | 教科室 (沈春法) | ||
5、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11月30日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0年12月 | 1、学习《新教育》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 开展读书心得征文评比,主题:我与新教育;(第16周截止) | 校长室 (金建瑛) | “新教育实验项目”沙龙要早定主题,让教师做些准备工作。 |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 (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3、举办“新教育实验项目”沙龙 (第15周) | 教科室 (沈春法) | ||
4、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12月31日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1年1月 | 总结本学期开展的各项工作,收集、整理好各种资料,撰写总结、体会、心得和论文等。 | 校长室 (商骏涛) | |
2011年2月 | 召开新教育实验项目会议,总结上学期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部署新学期主要工作。(第2周) | 校长室 (商骏涛) | |
2011年3月 | 1、学习《新教育之梦》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 | 校长室 (金建瑛) | |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 (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3、168爱生行动交流(第3周) | 德育处 (孙伟明 潘希文) | ||
4、微型课题的研究交流研讨(第5周) | 教科室 (沈春法) | ||
5、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3月底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1年4月 | 1、学习《新教育之梦》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 | 校长室 (金建瑛) | |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 (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3、举办“新教育实验项目”沙龙 (第8周) | 教科室 (沈春法) | ||
4、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4月底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1年5月 | 1、学习《新教育之梦》有关资料和其他书籍。开展读书心得征文评比,主题:我心目中理想的——;(第13周截止) | 校长室 (金建瑛) | |
2、开展理想课堂观察,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 教务处、信息处(姚军华 张丽玉 顾晓东 ) | ||
3、上传随笔、或课例研究报告等至校园网(5月底前) | 教科室 (沈春法) | ||
2011年6月 | 总结本学期开展的各项工作,收集、整理好各种资料,撰写总结、体会、心得和论文等,进行总结表彰。 | 校长室 (商骏涛) | |
五、工作要求
1、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要系统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实践,消化吸收,与我校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应用。学习资料除相关书籍外,还可以上网“教育在线”学习。
2、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要围绕实验研究内容真实、灵动地开展工作,按照要求,创造性地进行研究。
3、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及时总结,积极撰写随笔、体会、案例等。
4、各负责人要根据研究计划,及早准备,认真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各项工作。
5、规定参加的活动、上交的材料要按照要求,准时参加和完成。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追梦的教育,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教育。参加实验的老师一定要对生命和教育怀有宗教般的虔诚、激情、期盼和信任,真阅读、真行动,真反思、真写作。这样我校的教育才能朝着由优质教育走向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