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科研园地>>文章阅读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10-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成英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课《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复习剧本的有关知识。

4、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给每一幕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四年级下册学过一个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出示电子课文)能说说内容吗?

2、复习一下剧本的有关知识

(剧本的一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1)剧本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

3)“()”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4)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小话剧,这是一个两幕剧。(板书课题)理解“荆”,检测预习: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第一幕,理解词语:幕启、针锋相对、唇枪舌战、寸步不让、解气、若有所悟

2、给第一幕理清脉络(分成3段)

3、读通、读顺第二幕,理解词语:踱步、老迈昏庸、侮辱、筵席

4、给第二幕理清脉络(分成3段)

5、读剧本的开头,理解“府邸、上卿、门客”

6、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7、回归“课题质疑”

三、布置作业

熟读剧本,揣摩人物。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的由来。

3、能联系中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来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4、能给剧本的一些地方补充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5、学写话剧《渑池之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过渡:从这个“负荆请罪”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出两个主角以及一个配角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剧本,一起来研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读剧本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关注中括号,小括号里的叙述内容,读懂这些有助于我们对人物形象的正确把握,再加上对人物语言的理解,那么,剧中的人物就在我们眼前活了。

1、同学们,剧中3个人物,你们小组想先认识、了解谁?下面,请各小组按照这个读书要求展开小组读书讨论活动,等会儿派成员出来分享学习成果。

2、按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3、各小组代表分享交流。

蔺相如: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廉颇:勇于改过、知错就改

韩勃:心直口快、谦虚好学、忠心耿耿

4、认识了人物,就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你讨论什么人物就来演什么人物,或者随你挑。其他同学听完可作评价使之完善。

5、刚才老师注意到第2幕剧本中有些地方人物的话语前没有出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你能否试着来补充?注意,人物表情、动作一定要与当时所说的话相符合,而且还能进一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6、交流、评价

三、总结升华

1、请问,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能联系生活,联系自身谈谈感想吗?

2、故事学到这儿,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你知道吗?《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3个小故事又构成了一个故事《将相和》,《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这个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意思就是说懂得宽容,包容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度。将军和宰相关系融洽,国家就稳定了。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去领会那蕴含其中的智慧。

4、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渑池之会》,现在,你能把它改写成一个独幕剧吗?来仿照课文写一写。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自由组合,去排演这个小话剧,排演的要求是要准备好道具,那样的表演才会更逼真,更好看。期待你们精彩的表演!

 

 

板书

5   负荆请罪

蔺相如     顾全大局

廉颇       勇于改过

韩勃       心直口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