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潘海波培训日记
发布时间:2014-11-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军华
培训日记潘海波10月25-26日,梅凤、许丽金、牟志刚与我4位老师一起驱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参加了“中国梦 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好课堂展示活动”。 每天的培训,程序基本一样,都是先听课,再听讲座。短短的两天,我们聆听了4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收获颇多,可谓受益匪浅。2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来自浙江的特级教师姚志敏的《探索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姚老师由浅入深,步步为营,逐步深化,归纳提升,彰显了一位特级教师良好的教学魅力,他提出了“高效复习课=进行高立意的教学设计+组织高认知的思维活动+营造高情意的学习氛围”的复习思想,再次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好教师真的需要进行真实的教育教学研究。25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孙琪斌的《生活 直觉 数学》主要讲了圆的有关概念,但由于换了课题,似乎准备不充分,这节课让我很失望,给我的感受是老师“噱头”很浓,其实全是空架子,不全盘否定他,因为以前曾经听过一次他的课,讲了尺规作图,那堂课还是挺好的。所以,就算是特级教师,也要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学生。26日上午,我们听了来自北京的张文娣老师的《线段、射线、直线》,从她的课堂上,我们体会到了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看到了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务实的教学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6日下午,我们聆听了郦兴江老师的《最短路程问题》。说来也巧,正好前晚我在湖北大学出版的杂志《中学数学》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和文章,一位年轻的教研员,很善于研究。课堂上,学生经历了“迎难而上——以小见大——探索发现——迎刃而解——再探索再发现——实践提升”的过程,把复杂的问题逐步解决了,郦老师还善于作诗,课堂结尾,还送了一首小诗给同学们,使我学到了很多。 总之,两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优势丰硕的,足以称为“不虚此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